第56章 对安王的调查结果(2/4)
的境况,宣平一直以为太子按她的方法安置灾民很成功。
直到今年秋猎时来的一封血状才揭开了其中内幕。河南巡抚贪污赈灾款项、强行驱逐灾民,激起民变后又派兵镇压,导致灾民死伤无数。
皇帝派人去调查,河南巡抚因事情败露畏罪自杀,从他府里搜出了贪污的铁证,皇帝下令将河南巡抚曝尸三天,杀其三族平息民愤。
太子做为赈灾的负责人在朝堂上表现的悔恨交加,直言自己有失察之罪,对不起百姓,请陛下治罪,又捐出了十万两银子去赈灾。皇帝斥责了他一顿,又罚了他三年的俸禄用于赈灾,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但宣平不信河南巡抚有这个胆子敢私自把灾民驱逐出省,而且他一个封疆大吏,能做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怎么会在事情还没有定论时就畏罪自杀呢?
况且灾民被驱逐,被迫接受灾民的省不可能没有怨言,不可能不上报,朝廷没接到奏折,只怕是被人阻拦了。
能做到这点的,只有太子。宣平就派人去暗中查访,从前她信任太子,对太子给她的情报没有不信的,如今却不行了,她得让自己人去调查。可是河南那边的参与者都被灭口了,很难找到消息。
直到前段时间白羽投诚,琴韵才从白羽口中得知,原来是太子嫌弃宣平的方案繁琐、花费大、用时长,所以弃之不用。
太子与河南巡抚合谋贪污了大半赈灾款项,将灾民驱逐出境,境内没有灾民了,赈灾就算完成了。对太子来讲,省时省力省钱,既有钱财可拿,还能因短时间内解决灾民的问题,得到父皇的奖赏。
可前两年那些已经被驱逐进北地的灾民后面就再无消息了,宣平还以为是那些灾民全都死在路上了,却没想到本是去调查安王的人,最后却找到了这批灾民的下落。
这些灾民被各地地方官驱逐,无奈之下一路向北,直到到了镇北军的驻地才安顿下来。
安王先是开了粥棚救济他们,还为他们搭建了御寒的帐篷。开粥棚的第二天就贴出了告示,年龄符合的愿意参军的可以参军,不愿或不能参军的就要做工来换取食物;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十岁以下的儿童可以不用做工,继续去粥棚领救济的粥。
这些灾民一路被驱逐,吃野菜树叶度日,惶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