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2/4)
一种‘乌蒙蒙’的感觉?
这是釉面长时间与空气氧化之后才有的效果。所以,这些全是室内保存,换种说法,就是从来没有入过土……”
“你再看这些字画:重彩的地方,或是字体的边缘,是不是看着稍有点虚,就像受潮褪色了一样?其实是长期处于高温天气,墨汁和颜料变了色。”
“还有这些檀木家具,上面这些炸开的细口,全是因为天气过于干燥,木材里面的水份流失过快导致的……你想,这几点是不是恰好就符合‘中亚’地区的气候特点?”
艾力才反应过来,连忙两步,紧紧的握住了李定安的手。
他觉得,自己的格局实在是太低了:两个节目哪能够,至少得一桌……
权英瞪着他俩:“别高兴太早:现在已经不是盗不盗墓的问题,也不止是从什么地方、什么途径流进来的问题。更要说清楚,它当初是怎么出去的……不然说一千道一万,也只能是‘传承无序’,也只能‘来源不明’的文物……”
“放心,能说清楚的!”
“啊?”她愣了愣。
“知不知道八国联军?”
权英鄙夷的看着他:“你别告诉我,这些东西是当年被八国联军抢走的那一批?就算是,又怎么到的乌兹别克?”
李定安不答反问:“那知不知道载漪、载澜?”
她顿了顿,一脸迷茫:“载什么?”
看吧,就知道你不知道。
偏偏还没什么耐心?
周世明恍然大悟:“李老师说的光绪帝的堂兄弟,慈禧时期的端郡王和辅国公?”
“对……这些东西应该就和他俩有关!”
周世明仔细回忆,但好久也没想到点什么。
“李老师你说!”
“好……当年慈禧公开向十一国宣战,结果一败涂地。之后八国联军打进京城,逼迫大清给个交待。但不能真让慈禧负责,清政府无奈,只好帮她找了两个背锅的,就是时任军机大臣的载漪和载澜两兄弟……
之后,两人被判流放xj,靳令永不得回京……但毕竟都清楚是怎么回事,慈禧也不敢做的太过分,所以名为流放,其实和搬家差不多:史料记载,光是载漪,财货就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