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搬迁(1)(2/4)
信任她,也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至于到时候做起事来需要大家贡献劳力,许多人家当场表示没问题,当场就大致商量出了一个章程来,到了要用人的时候如何安排,确保不会耽误事儿,基本上做到公平,家家有能力出人工的,都出一出。 开完会,村民们各回各家,依然神情兴奋,七嘴八舌的议论讨论着。 第二天开始,便有人着手打扫收拾门前屋后。 修路的事儿已经接近尾声,文主任得过去跟着看着,唐会计在忙着做一份详细的预算,沈小霞与刘姐满村子转,看到有什么卫生死角,属于谁家的便让谁家动一动。 若是公共场地上的,活儿少两人就做了,两人做不完的,随便叫一声,附近的人家都会来帮忙。 老支书发了话,不许人再跑到老祠堂那里去,那个地方是要修整开发,将来做一个旅游景点的。 各家从前从老祠堂里拿走的东西现在找一找,全都还回去,先送到他家里,等老祠堂修整的时候,再送过去复原 祠堂里的东西本来就不适合家常用,而且对于祠堂,村民们心里多多少少总有几分敬畏之心。 因此,即便当初从老祠堂里拿了东西回家的,也都是撂在阁楼里,没人拿来做什么。 但拿回家了,下意识的就认为是自己的东西了。就这么给出去,到底有些舍不得。 老支书去找了两家人,把东西给要了回去。 其他人见有人带了头,这才陆陆续续的把拿回去的东西给老支书送过去。 送回去了,心里反倒轻松了。 祠堂的东西,还是送回祠堂更好一点,那才是它们该待的地方。 大家更好奇的是,破败成那样了的老祠堂,真的可能修整成为景点吗?城里人爱看这个?不过,沈书记说能行,想必能吧?大家都等着看。 牛棚的搬迁也比较顺利。 毕竟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真有城里人来旅游了,看到个臭烘烘的牛棚也不好看。 太煞风景。 谁要是不搬,那就是跟村里人过不去了。 问题出在陆奶奶那里。 陆奶奶其实是个很和气、善良的人,否则即便孤寡可怜,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同情她、愿意帮一把手照看她。 但是搬迁这事,陆奶奶拒绝了。 “这房子老归老、小归小,是我和孩子爸亲手建起来的,是我的家呀。他们爷俩都是在这房子里头走的,我守着这房子,心里也踏实。我要搬走了,这房子一拆,就什么都没了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