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摸底(2)(1/5)
足足花了两天半,沈小霞和刘姐才将整个村里的樟树数量统计完毕。 大大小小的樟树一共九百多棵,周长三米以上的巨大古树一共九棵,周长两米到三米的十七棵,一米到两米的好几十棵,其他的海碗粗大的就更多了,数不胜数。 刘姐拿着那统计表一边看一边啧啧,“我打小住村里,天天出门便看见樟树,也没想到咱村里竟然有这么多!我看沈书记拍的那些照片都很好看,哎,真是没想到啊,咱村里这些樟树原来还是发家致富的宝贝!”
沈小霞笑道:“这才叫原汁原味原生态,咱们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啊,是真的很有潜力的,县里把咱村推上去、市里也选了咱们村肯定也是看好咱们。刘姐你信我,咱们村发展乡村旅游这条路子,真的走对了!”
刘姐笑眯眯的:“我原本也不太相信,不过啊,现在我信了!”
两个人相视一笑。 整个村里摸了底之后,沈小霞便与文主任、刘姐、唐会计以及几个村民代表、又请了老支书,一起商讨对村里的基础改造。 古老的大樟树、造型特别的几棵樟树下方打算用砖块和水泥砌一圈花坛,将樟树保护起来,也是个可以坐下休息之处。 若是大樟树边上地方足够,再安置一张长凳。 两片不大不小的樟树林铺设地砖整平,各安放两三架秋千。 建造两处公厕。 增添路灯六盏。 安置垃圾桶二十对左右。 再买一些月季树、杜鹃、玉兰、桂花、紫薇等,以及一些花草种子。 村子旁边的码头现在有两个,都是天然形成、大家去的多了,也就成了码头。这也要修整起来,拓宽一点,再做平整一些。 沿河两岸,都是竹林。 粗如碗口的楠竹高达数丈,杆杆林立,翠盈盈,碧生生,风吹碧浪沙沙起伏,映着绸缎似的碧水,风光如画。 竹林有些密,要进行部分修整砍伐,再在中间用水泥石板修出一条竹林小径来,适量安置长凳。 沈小霞原本觉得这河堤最好也修一修,但粗略一算,这是个大工程,需要花很多钱。目前而言根本不现实。 便只能遗憾放弃。 她把这件事记在了本子上,等将来村里富裕起来了,有钱了,再来修也不迟。 这一天不会太远的。 隔河对岸,河畔竹林连着一大片竹山,山上修建一处观景台,站在上边,可以俯瞰整个樟树湾村和秀丽的河湾风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