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一路东行,至美扬州(1/2)
第二次。他出自农家,若是正常的话,应该是在山林农家蹉跎一世,而现在,因为沈堂,使得他见识了这世间精彩。他的心中有感激更有几分惶恐,自己随在大人身侧,若是大人有了任何差池,他将无颜面对任何人,更会成为一众兄弟之中的罪人。所以,他时刻让自己处于最好的状态,就在这咫尺之地守护着自家大人的安危……沈堂等人的队伍一路前行,速度并不快。不过,相比而言,学子们的队伍却是更为缓慢。一众学子虽然有马车乘坐,但是如何有的了沈堂舒服?再加上偶尔经过名山大川,一众学子更是要停下来作诗、写词唱和,实在是慢的出奇。好在,那旨意中并未规定一众学子该何时到达,因此,随行的小吏不仅不催促,也自己得几分清闲。随州径直向东,一千三百余里便是扬州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尽管此时并非是烟花三月,尽管此时扬州之北正兵戎相见,但是,却依旧难以掩饰扬州之美。扬州之美,美的让人炫目,美得让人心醉!这里有甲天下的瘦西湖,曾让杜牧吟唱‘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里有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曾让东坡先生感叹‘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这里有冷冷清清的炀帝陵,这位充满身上充满了各种评价的帝王,躺在这里,注视着江南的繁华,也注视着这片曾经属于他的国土。这里有大名鼎鼎的琼花观,琼花依旧在年年盛开,可是,曾经辉煌无比的李唐王朝,却是已经化为尘埃。华夏之美,在于江南!江南之美,盛于扬州!孟浩然并不是扬州人,但是,我想孟浩然应该因为扬州而感到无比的幸福!在这扬州,春时有李白唱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而在秋至,同样有刘昚虚高喝‘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一个人,在这美丽的扬州城独占了两个季节,他又如何能不感到幸福?秋天的扬州,石板小路、青石街巷与秋天的薄雾清风糅合,乃是绝配!就仿佛在这时光中穿梭,看到了当年繁盛的广陵!二十四桥之上眺望,眼前草木绿意尚存,风光依旧旖旎。登上栖灵塔,轻柔的秋风拂面,塔下……秋水碧绿,尽显安详!这样的美景,让人进入之后,便不愿意从梦中醒来!当沈堂一行人东行十余日以后,终于进入到了古老的扬州城!伴着轻薄的秋雾,一行人来到了瘦西湖之侧!扬州与太湖比邻,富甲江南的邵家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