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事情背后,解元定论(2/3)
官与副考官认真的读取考生文章,不过,大多数时候却是连连叹气。相比那些经常出自江南的锦绣文章,自己这随州实在有些不堪入目。突然,一名副考官陡然站起来,“好!好!好!好诗、好词……”这突来的惊声当即便是将其他人的视线尽皆吸引过来,就连崔烈也是投过来好奇的目光。“童大人,可是看到了什么名篇佳句?”
另一名副主考笑道。童姓考官大笑一声,当即双手捧着卷题走向崔烈,“主考大人,此篇当为魁首解元!”
崔烈听的稀奇,能够做考官的,哪一个没有几分本事和眼力!这份考卷能够被童姓考官如此推崇,解元且不说,但应该可值得一观,取中也并无太大问题。当即,崔烈便是接过试卷,注目过去。然而,这一看之下,崔烈便是神色一凝,片刻之后,一拍桌子,“好!童大人所言不错,此篇当为解元。”
第一场的考卷崔烈并未深读,只是三目五行掠过,毕竟,只要能够熟读经史的学子,第一场便应该不会太差。可是,当他看到第二场第一篇诗的时候,却是拍案叫绝。试卷之上,那朱红笔写的分明,诗名《竹石》!却说这崔烈,正喜欢这种刚烈风骨的诗句,否则的话,也不会取名烈字。这首诗平仄押韵自然不是问题,更难得的是立意高深、更显风骨,崔烈如何不爱?所以说,古代科考有时候也有几分运气的成分,哪怕再写出锦绣文章,若是正好惹得主考不喜,恐怕想要名列前茅也难。“大人,你可是说早了!”
那童姓考官笑道,“这诗自然是好诗,可是后边的词赋却更是一绝。”
当看到那一首青玉案以及秋兰赋的时候,崔烈呆了半晌,终于赞叹道,“不错,本官却是说早了!这一诗一词一赋,每一篇都堪称名篇绝句!风骨更是高绝,崔某自愧不如!真不知道,我随州何时出了这等大才!”
“那大人,这一卷可当得魁首?”
童姓考官笑问。“此篇当为解元,再无其他!”
崔烈一锤定音的说道。另一名副主考听的惊奇,这阅卷未曾过半,到底是怎样的大才,竟能够让两位老友拍案叫绝?当即也上前观瞧,一看之下,自然是赞叹连连!于是,这考生的卷册虽然只审阅了一半,但是解元之名已经花落名家!当再度看完后边的两片文章时,崔烈不由得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