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了断人情债(3/3)
材地宝不计其数,遗憾拿不出来。这人参瞧着有些年头,给家里备着以防万一。
叔侄俩价值大几万的补品通过邮局寄回县城,坐出租车去批发市场。
前世他靠卖服装和饰品起家,之后做电子产品、房地产和风险投资,哪行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八十年代无论做什么生意都很赚钱。
当下最赚钱的非服装、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莫属,尤其是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的利润比服装高,卖的也快,启动资金更多。
只有一万的本钱褚越考虑做服装,倒卖几批货积累资金再做电子产品。
有了一百万还做什么服装,等事情办好还能的再收到五十五万。
一百六十一万,可以进很多货。
通常来进货的商贩都是早上来,这个点街道两旁的商铺里不算拥挤。
挑家品类多的商铺,玻璃柜里有各式各样的电子表、收录机。
台式立式电风扇、稀缺的电冰箱、电视机和电饭锅也不缺。
可见老板财力雄厚。
现在做生意只愁没货不愁销路,进货必须先款后货。
做电器和电子产品批发必须要有很多钱压货。
根本不像几十年后做电子产品那般门槛低,除非是畅销的货,只要有店面就有代理商给你铺货,卖完结账。
这年头有货就是老大,老板和售货小妹都冷冷淡淡的,有顾客进门眼皮都不抬,该干嘛干嘛,一脸爱买不买不买拉倒的表情。
“小妹,电子表怎么卖?”
小妹瞧褚越一眼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说:“不零售,一百块起拿十块钱一块,三百块起九块五。”
南市百货大楼卖五十五的电子表,款式和做工远不如这家店的,还经常卖断货。
利润高到让人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