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风暴前夕(2/6)
”
他必须打!虽然没有得到具体的信息,但天策府既然能够开府设官,再加上陕东道大行台的属官,可以推断出李世民身边应当聚集有一些开国时期的功臣。
这些人,也必然是支持不退缩、迎战突厥的一员。
【李渊并没有立刻被说服,相反,他对有人驳斥自己的命令很不高兴,就派李世民带着三十多个骑兵到关中巡视,让他拟定击退突厥的计划。】
【大约李渊是想让李世民看看唐朝的现状,让他认识到迁都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李世民并没有改变想法,巡视完回来后,李世民依旧坚决上奏不可迁都,最终李渊还是打消了念头。】
【随后,就派遣李世民和李元吉去抵御突厥,也就是五陇阪之战,这一战,虽然唐军势弱,但李世民通过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之间的矛盾,打消了突厥继续入侵唐朝的打算,暂时立下了盟约。】
【同时,各地的唐军坚决抵抗并反击匈奴,并且获胜,也进一步打消了突厥想要入侵中原的想法。】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对于这次反间计的运用十分欣赏:“突利与颉利矛盾已久,唐太宗对于人心的把控实在高超,又神勇过人,才能让突厥暂时退兵。”
知道突厥两可汗互有矛盾的人并不少,但有多少人能够制定出一个可行的、立刻见效的计划,还敢于亲自上阵实施?
想到此,赵匡胤就想起了辽国和定难五州,还有赵光义的种种操作。
不得不说,虽然赵光义这些事情都没干成,但他遇到的时机却并不差。当时,定难五州难道不是一个挑动矛盾的好时机吗?辽国固然皇太后能力高超,但也不是完完全全无机可乘。以及那个交趾……
【面对李世民更加高涨的声望,李建成和李元吉觉得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一次,李建成和李元吉邀请李世民到东宫夜宴,酒后李世民却心口剧痛,吐血不止,陪同在侧的淮安王李神通惊恐地扶着李世民回了秦王府。】
【顺带一提,在武德五年,李世民就被李渊要求搬出了承乾宫,到了宫城外西侧的弘义宫居住。】
【李渊对儿子还是有那么点关爱之心的……不多,有一点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