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甲骑具装(4/6)
头:“让工匠们,还有秦墨加强对冶铁技术的研究。”其实这项研究本来就一直都在进行,而明朝故事中的火器也离不了冶铁技术,让大秦上下对铁器的重视程度再次提高。
汉朝,元狩四年。
“5:2?!”这是什么比例?唐朝居然能够做到步兵和骑兵比例达到三比一,这背后反映出来的内容太多了。
首先,就是他们战马的数量绝对非常多,不是简简单单地多几匹,因为骑兵要想形成足够的战斗力,那一名骑兵匹配的战马数量一定要大于一匹,要有两三匹才行——固然唐朝的骑兵未必每一支都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只要有那么几支精锐,就会对战马数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就是唐朝对战马的繁衍一定有一个几位完善的系统。战马的服役年限并不长,大约十年左右,而其中状态最佳的时期不过两三年。虽然度过巅峰期的战马还能勉强使用,但一般都会速度、耐力都下滑,因而通常会从军中退役。唐朝若是能够长期维持这样的步骑比例,那一个完善的马政系统必不可少。
再有,就是唐朝的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问题了。马,是需要草场的,若是国土面积不够,马的数量增多,那很有可能会侵占耕地,造成粮食产量下降。唐朝若是要大量养马,不管是朝廷养殖还是分派民间,那都必然要求朝廷能够满足粮食需求和经济需求。
“朕记得,之前说唐太宗的开头,神迹说‘四方臣服’,还提到了西域。”刘彻拄着脑袋,回想先前的和唐朝疆域有关的每一句话,“看来这西域也是关键之地。”
大汉经过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他又大力发展军队,此时战马也有了数十万匹,但每次对匈奴作战,战马的折损率也是相当惊人的,那都是钱啊!
“这样的甲骑具装,重装骑兵,适合冲锋作战,还能够阻挡敌军兵锋,但不适合长途奔袭。”霍去病对甲骑具装的铠甲等还是比较感兴趣,只不过这样的确实不适合他一直以来那种直插匈奴内部的奔袭作战。“倒是那马镫,用途广泛。”
【自甲骑具装出现以来,这一兵种就成为了南北朝时期的关键力量,或者说,当时的骑兵普遍装备具装铠,而一整套完整的马铠,重量几乎能够达到四十公斤(自动转换各朝重量),这使得甲骑具装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