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浅水原之战(4/6)
同时,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避免出现地方自成一派的问题。
【第一个目标是薛举。】
【薛举和唐军其实并不是第一次交手了。早在李渊刚刚入主长安时,薛举就曾想趁着李渊立足不稳时攻打一波,但当时被李世民打了回去。】
【武德元年六月,唐军向薛举发动进攻,但在进军途中,作为指挥的李世民因病退到后方,接替指挥的刘文静、殷开山自恃人多,并没有听从李世民“薛举悬军深入,食少兵疲,若来挑战,慎勿应也。俟吾疾愈,为君等破之”的话,最终在高城(陕西长武)遭遇大败。】
【接下来就到了九月份,薛举突然病逝,他的儿子薛仁杲接替了他的位置。】
【于是,李渊再次派出李世民率兵讨伐薛仁杲。】
明朝,洪武年。
晋王朱棡颇有些感慨:“这就是天意在唐啊!”不然,薛举怎么突然就会没了?
神迹没有细说,但他们作为后世朝代,自然知道对于薛举相关的记载。
薛举好好的,还打算趁势攻打唐朝,没病没灾的,突然就给病了,跑去找了巫看病,结果却是“唐兵为祟”,然后没两天薛举就没了。
这不是天意是什么?
何况,薛举征战多年,显然也不是一个有什么长期疾病在身的,这就是暴毙。
朱元璋赞同朱棡这句话,他本身也还是相信天命一说的,或者说,在这个时期的人,基本上都对天命有所相信。
【李世民再次带兵来到高墌城(陕西长武县),他依旧决定使用上一次的战术,也就是坚守城池、疲惫敌军。】
【一方面,此时的薛仁杲与薛举的问题相同,都缺少粮草,且因道路不通畅、运输粮草困难。而唐军却不同,背靠关中和泾水,运送粮草并不难。】
【另一方面,此时的唐军才遭受过大败,士气低落,此时出战并不是好的选择。相反,等待时机,养一养士气,才能更好地作战。】
【于是,面对薛仁杲军队的多次挑衅,李世民按兵不动,双方对峙了六十余天,直到薛军将领牟君才、梁胡郎前来投降。】
秦朝。
武城侯王翦老成持重,早已能够做到面不改色,但对李世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