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隋文帝与杨广(4/6)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虽然颇为推崇杨坚的勤勉政事、坚持节俭,但对神迹评价他改换太子“蕴藏大乱”还是赞同的。
借机,他表明自己的态度:“看到了吗?太子乃是国本,决不可轻言改换、动摇太子的威信和地位,否则,若是重演历史故事又该如何?”
标儿就是最好的,只要标儿渡过劫难,你们这群小兔崽子都安安分分的就行了。
一群皇子亲王自然明白自己亲爹话里话外的意思,他们本身就对大哥服气,自然也安安分分地应了。
等等,朱元璋又想起来一件事,关于之前讲老四的时候他给二儿子画大饼——“还有,亲王世子也是王府的根本,你们别想着随随便便把世子换了!”
唐朝,贞观三年。
看到隋朝皇室内部争斗,同父同母的手足兄弟互相攻击,又联想到自己的情况,李世民不由有些忧虑,于是又温温和和地对着坐在一旁听讲的太子李承乾说道:“高明,你觉得弟弟妹妹怎么样?”
李承乾有些奇怪耶耶怎么突然想起来这个问题,但还是回答了:“很好啊,青雀和丽质都很好,雉奴还太小了。”
李世民松了口气,他的孩子们关系还是很好的,日后只要他和观音婢都在,定不会让他的孩子们变成杨勇杨坚那样。
长孙皇后自然猜到了李世民在忧心什么,她把手搭到了李世民的手上,温柔宽慰道:“二哥不必忧心,孩子们都是好孩子,二哥也是个好父亲,怎么会再像那些旧事呢?”
【仁寿二年,独孤皇后薨逝。】
【仁寿四年,杨坚患病,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进入仁寿宫侍疾。】
【但杨素早已和杨广私下勾连,杨广见到杨坚患病,觉得自己要做好杨坚驾崩的预备措施,于是就写了封信想和杨素商讨,而杨素也给了回信,但这封回信没有到达杨广那里,而是被宫人误送到了杨坚手中。】
【杨坚自然愤怒不已,加上随后宠妃宣华夫人告状被杨广逼迫,于是杨坚就对柳述、元岩要求召见杨勇。】
【杨素闻知此事,告诉了杨广。
杨广假传杨坚的旨意将柳述、元岩逮捕,关进大理狱。又调来东宫的兵士来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