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隋文帝与杨广(2/6)
值得骄傲的?
“那罗延,不用多想。”独孤伽罗看到杨坚的表情,就明白他的心思了,“不论如何,这都证明了我们的政策是正确的,都要坚持推行下去。”
杨坚吐了口气,没错,这些被证明正确的做法他都要坚持下去。至于这“造福后世”,只要他重新把握一下对继承人的选择,就有可能避免。
汉朝初年。
“这杨坚看起来倒是不错。”刘邦评价道,结束战乱、修订法律、创立符合情况的制度……这些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极为困难。
天下纷乱多年,不少王朝都想要做天下的唯一的主人,但他们为什么都会失败?至于法律和各种制度,同样困难。如何让其他统一地区能够接受你的法律,又怎样能够让各方势力接受你的政治制度?
坦白讲,秦朝倒台,就与这些方面脱不开干系。
“不过这隋朝的情况看起来与秦朝并不相同。”不说别的,隋朝统一后的百姓看起来就不像六国百姓抵触秦朝一般抵触隋朝,而且他的各种制度确实落实了下去,也说明各方面的执行力度和接受能力都不错。
更何况杨坚自己背后的势力足够强大,关陇集团起码可以影响到整个北方,而非一个地区。
此外,有了先前朝代统一天下的打底,百姓们也不抗拒统一,甚至因为多年战乱还会渴求和平。
这样算下来,杨坚的统治可以说是比较平稳了。
那最后又为何会如秦朝一般二世而亡?甚至,出现了各路兵马,而非以往北朝交替的宫廷政变——从这几代皇帝的出身就可以看出来,西魏、北周、隋朝必然都是上层人士之间权力的交接,并不是大规模的战乱。
唐朝,贞观三年。
提起隋文帝杨坚,李世民对他观感有些复杂,一方面杨坚确实结束了乱世、开创了种种制度,但李世民对他的多疑、“每事皆自决断”也颇有微词。
“隋文帝的多疑,是隋朝极大的隐患。”而他的多疑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扩大,随之带来的隐患也越加大。
【但,这些功绩之后,“蕴藏大乱”。】
【隋文帝杨坚的性格中始终都有着多疑的一面,而这一面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凸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