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鲜卑遗风与唐朝(3/6)
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而这份影响不止在他们身上体现,纵观整个唐朝,从始至终皇室都在受着这份影响,而民间朝堂也不例外。】
【说一个例子,唐朝有“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事情,在这里,主要是提一下整个唐朝皇室和朝廷对此的态度。
以唐僖宗为例,当起义军即将攻打到他的所在地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决定出奔,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或者犹豫,而朝堂百官呢?也并没有反对,甚至都没有人出来劝说这样丢脸、天子应当固守国都等等。】
【刨除当时其他具体的因素,单论唐朝君臣能够十分自然地接受这种方法,除了唐朝已经开过这种先例,这和李家的出身、整个唐朝受到的影响也有关系。】
【李唐与鲜卑这个游牧民族密切相关,百年后皇室也依旧承载着一些游牧民族的特性,那就是不认为跑路有什么问题。朝堂同样如此,并不像纯粹的汉人朝廷一样,哪怕最终还是出奔,在此之前还要争辩劝说一番。】
【而往后的宋朝,对于皇帝是否要出奔就有了极大争论——当然这和宋朝当时的具体情况有关。】
【而与宋朝同时期被金朝进攻的辽朝,出奔迁移就比较果断。】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感觉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了:“还能从这个角度找原因?”不过确实游牧民族和他们有所不同,那匈奴这两次被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后,就迁移地毫不犹豫,说跑就跑。
“但是陛下,”霍去病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个唐朝能够国都失陷六次、天子跑了九次才亡国,真的很不一样。”就他知道的历史而言,一个朝代也顶多迁都两三次,根本没有哪个能像唐朝一样。
非要说相近的,还真的就是北边那群匈奴,虽然匈奴有时候没有固定的都城,而是以王帐为根据。
“……”刘彻沉默了,唐朝是一个后世朝代,他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了唐朝还能继续存在。
难不成还真的和这个鲜卑影响有关系?
明朝,洪武年。
一群之前并没有想过从这方面来解读的人也陷入了沉默。
不说李唐究竟有没有这方面的影响,单纯说游牧民族的特点,好像确实是如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