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文治天下(5/6)
什么要对狄青说这句话?八成是因为狄青对好儿的注解不同。
那么在宋朝这么个文武泾渭分明、又严重崇文抑武的环境下,对好儿的注解还能有什么不同呢?只能是文武分歧了。
尉迟敬德更郁闷了:“重臣宰执们都没有武将的份,连好儿,都不能算武将武人了……”
【当然,这些是官场上面的举措,除了这些,赵光义在搞文化上也颇为努力。】
【太平兴国九年,赵光义命令三馆将现存藏书与唐代《开元四部书目》进行核对,将阙目公布中外,凡献书三百卷以上者,酌情授官或另行安排。】
【至道元年,赵光义又专程派人前往江南、两浙购求图书。】
【这些举措都带动了宋朝重视书籍的风潮,推动了藏书、读书的盛行,也对后世的文化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赵光义在位期间,还编纂了《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三部书,后来与《册府元龟》并称为“宋朝四大书”。】
【除此之外,赵光义在位期间还编纂了医学类书《神医普救方》一千卷、《太平圣惠方》一百卷、《雍熙广韵》一百卷、《太平寰宇记》二百卷。】
【这些也是赵光义心中“文德致治”的体现,是他所治理的“太平盛世”的一部分。】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听的心满意足,觉得自己所作所为都得到了肯定。没错,这些就是他的以文德治理天下的表现,也是他的文德带来的太平盛世的体现!
宋朝四大书,他的就有三部,这些都是他的文治功绩啊!
群臣恭贺:“官家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于时北自常、碣,南极岭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
“官家闵农考绩,讲学劝谏,彬彬至治,成康文景,亦曷尚兹?”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听完还是点了点头,别的虽然不行,但赵光义在文治方面确实做得不错。宋朝的文治也确实有他的一份功劳在。
但是,想让朕因此给他松绑,这是不可能的,赵光义还是继续绑着吧,毕竟他对外实在是太拉跨了。
文治武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