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5/6)
朝廷平定叛乱,却没有想着安抚百姓、稳定局面,反而作恶多端、只知享乐,那烽火重燃也不过是瞬间的事情。
本来就要活不下去了,谁还会害怕加入起义军呢?正好,成都虽然被攻破了,但周边地区估计还有不少残部尚在活动。
想着想着,他的神色又蔫儿了下来:“唐末……黄巢,也是有此原因吗?”否则为何他能转战两河两江,烽火燃遍山河。
【起义军的残部本就在外发展,王继恩的作为则是重新推动了当地百姓投身起义军。】
【李顺的余部张余再竖大旗,集结万余人,沿长江东进,攻下了包括嘉州(四川乐山)、渝州(重庆市)在内的沿江八州,众至数万、乃至十万余人,还拥有了上千艘战船。】
【随后,张余准备攻下夔州(重庆奉节),东出三峡。同时,其余的起义军残部也不断活动,与官军对抗,烽火又一次开始燃烧。】
【王继恩造成的后果不止在对外,还有对内方面。】
【王继恩的部将王文寿,与他一般粗暴专横,动辄打骂士卒。于是,在他率兵追讨义军残部时,指挥使张嶙趁其就寝将其斩杀,并率所部投奔了起义军残部的将领张余。】
【而赵光义得知消息后,大约又是没有过脑子,准备把投奔义军的士卒的妻子儿女全部处死。】
【好在左右近臣劝住了他,转而改为招抚,赦免这些士卒的罪过,最终才使得士卒们纷纷归来。】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松了口气,他差点以为赵光义这个蠢货就真的把那些士卒的妻儿家小全都处死了!他又想破口大骂,这都怎么想的!赵光义他的脑子是被他自己吃了吗?这些士卒为什么投奔了反贼他不清楚吗?他们并不是因为心向反贼,而是被逼无奈。
这种情况你要把人家的一家老小都杀了?
赵光美安慰道:“大哥,这次蜀地动乱,大概快要结束了。”
赵匡胤点点头,确实,就算王继恩兴风作浪,但当时官军的战斗力还是不弱的,平定动乱也只是时间问题,特别是现在反贼的主要领导人都被斩杀之后。
汉朝初年。
对于赵光义的操作,刘邦表示一点也不想看:“这时候就应该招抚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