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天下已治蜀未治(5/6)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有些恍然:“是因为这些原因才爆发起义的吗?若是如此,朕也可以帮助蜀地改善一些情况的。”
【蜀地的旁户是什么情况呢?他们不能迁移,往往随土地买卖而转移,客户及其妻女都遭受主人的奴役,世家豪族对待他们如同对待奴隶一般。】
【而旁户的数量也极多,少的一家占有数十户,多的动辄百户、甚至数千户。如此一来,川蜀地区的旁户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
【这些旁户既要向主户缴纳地租,还要承担朝廷的赋税徭役,只能艰难生存。】
【这么多被压迫剥削,背负沉重负担的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当其引线被点燃,爆炸时必然会造成大规模的起义。而这个火药桶的引线,迟早都会点燃。】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沉默地听着神迹讲述,并不发表意见。
确实,从前他都没有太过重视这些“旁户”问题,左右他也不打算抑制土地兼并,那出现佃户就是必然,这有什么好说的?
而且,他为了稳定社稷、避免大量流民,也特意给募兵制开了个口子,日后可以利用军队收容一部分流民,也不至于让他们一定要与朝廷敌对到底。
但是大族……
“稍稍调整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然后一点一点来就行了。”赵匡胤下了决心。
汉朝,元狩四年。
“陛下,是火药!”霍去病一下子找到了自己最关心的内容。
“是啊,是火药。”刘彻也眼睛亮了,应了一句后,转头吩咐侍从,“快,把关于火药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负责火药研究的匠人们,让他们看看,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可以说是对神迹这几段话最有感触的人之一了,他脸上充满回忆的神情:“农民啊,其实只要还有一口吃的,他们就能安安分分地活下去,没有那么多欲望,也没有那么多要求,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咱当年也是一样,和爹娘兄长他们只是想要有口饭吃。”至于其他的,什么皇帝是谁,朝廷如何,是异族还是汉人,其实都没有那么在意。
活下去,才是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