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雍熙北伐-开局(2/6)
成了传统,进而形成了完整强大的利益共同体。
后世的皇帝未必不能对文官进行清洗,但如果大多数文官都在这方面站一个立场,没有绝对决心的皇帝又如何下手?况且,他们看起来也一直都在坚持以文驭武的方式,缺不了大量的文官。”
文官在面对武将时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全都倾向于压制武将,这本身与那些后继之君的行为利益都是一致的,皇帝或许也不是很想只能防御,但更不想动摇以文驭武的格局。那么,武将的地位必然不可能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也大概率不行。
如此一来,当然还是搞一搞防御、宣扬德治更加方便。
更何况,他可不相信赵光义这根歹竹,能出多少怀抱绝对决心、敢为天下难的进行彻底变革的好笋,能有一两个就了不起了!
至于神迹最后所言,也有皇帝大臣试图对外收复故土却未能成功,那就还是军队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是要靠他这个太祖来解决,再加上一个合格的太宗稳固政策的正确走向。还是那句话,能够改变政策的最佳时期,是开国阶段。
他要抑制五代以来武将的骄狂犯上之风,但也要打造一个文武并重的局面,以此保证军队战斗力,使文官势力不过于膨胀,也让宋朝不至于出现所谓的“专注于内”“以德怀远”的情况。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打完雅克萨之战,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与沙俄进行谈判的康熙看着中间那句话,不由赞叹:“此话一针见血,真正总结了历史上的所有类似事件。就像这沙俄,如果朕的大清没能取胜,这帮豺狼又怎么会坐下来进行谈判?”
至于宋人推崇的以德怀远,他不置可否。虽然清朝一直都推崇儒学,大力宣扬儒家理论,也赞美道德与仁义,但那些都是统治需要。若非如此,为何他还要大力鼓励满族坚持训练弓马骑射?为何要不断强化对满族“先祖打下江山”的历史宣传?为何还要对外作战?
要不然,大家坐下来,静心修习道德,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然后就能教化外敌、平息内乱了?
实际上,康熙自己一直认同的都只是儒学统治天下的作用。至于满洲军队等方面,则一向秉承自己的理念。
他如此评价,身边的太子、下首的几位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