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阵图微操与军队制度(6/6)
。虽然看起来没有武将那般的直接威胁,但是书生也可以颠覆国本啊!”
汉朝,元狩四年。
汉朝的列位公侯们对于宋朝的重文轻武都难以理解。
汉家重军功,非军功不得封侯,而有实打实军功的大臣,对上那些没有军功的大臣,底气都要足三分。此时,最推崇的还是文武兼备,就算是文人谋臣也不能对军事一无所知。
可宋朝不推崇武功,那那些纯粹文人们如果没有担任军队方面的职务,又有什么动力去了解这些他们认为“低贱”的知识?
如此一来,宋朝的军队和大臣们又是何等模样?这让他们这些从小沐浴在军功光环下的大汉臣子们如何能够理解。
汉朝如此,秦朝更是难以理解。毕竟,自商君以来,秦朝就越发重视军功,军功爵制也诞生于此。大秦的黔首们,更是盼望着能够挣下军功,从而改换门庭,一跃成为更高的阶级。
没有了军功制度,大秦的根基都会动摇。
【在这几套组合拳下来,宋朝的武人地位开始不断下降。】
【尤其是“以文驭武”这一套思路和制度在他儿子宋真宗在位期间正式形成后,武人的地位直接断崖式下降。文臣逐渐完全掌握了枢密院,将武将排除出了这个本应与军事相关的机构;同时,文臣又掌握了各地的驻军,成为武将的统帅。】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
【可文人并不知兵啊!】
【其后出现的无人愿从军、军队指挥不当、军队战斗力下滑、朝中屡屡和谈、武将不愿死战等问题,也与其分不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