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交趾人才(4/6)
,技术性人才就是比较少的。】
【明朝永乐年间,总人口大约6600多万,而整个明朝的匠户只有40万出头,实际上明朝朝廷可以常年使用的匠人大概只有23万左右。】
【按比例,明朝工匠和普通百姓的比例大约是1:200左右。】
【如果安南的比例也与明朝差不多,那么完全可以想象,明朝的这一行为给安南带来的打击。】
明朝,洪武十三年。
周王朱橚掰着手指头开始算:“一比二百,安南除去土著还有三百万,那安南的工匠就是……一万五千人!”他惊叹地抬头,看向朱棣,那脸上的表情和眼神都分明在诉说在他的不可思议:四哥,你可真狠啊!
朱标对朱橚的计算结果表示了肯定:“差不多,如果是这个比例,那大约就是一万到两万人之间。四弟这事儿干的……”是真的损到家了。
其他朝代也纷纷算出了安南的工匠人数,也是惊叹不已。
总数一万到两万之间,你明朝就一下子拉走了差不多一万人,一半多的人数。这对安南/交趾何止是打击?灭顶之灾也不为过啊!
【事实上,这些工匠都为明朝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比如为了迁都而修建北京的皇宫,朱棣总共用了两万七千多名工匠,其中不少就是交趾工匠。】
【而除了工匠外,张辅随后又陆续搜集交趾全境饱学之士和各类技术人才近9000人送往京师。这9000人可不只是工匠,其中不少都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对一个朝廷来说多重要?他们是维护朝廷统治的基石,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维护地方、教化百姓的人选。】
【而交趾又有多少“知识分子”?】
【还是以明朝为例,把秀才开始算作知识分子,整个明朝的秀才大约在百万人左右。从明朝成化到嘉靖的百年见,秀才一共有三十万人左右。均摊到每一年,同时存在的秀才大约也只有数万人,更不用说在其之上的举人。】
【从这里推算,交趾的知识分子,几乎被明军一扫而空。】
【何况,在此次张辅送人之后,在明朝的科举考试中,由于交趾由明朝直接管辖,剩余的交趾知识分子也纷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