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燕军困境(3/4)
二者的威力看起来都比他们所知的器械大不少。
“可以让工部先从外形开始仿制。”房玄龄道,“且这火器与火、爆有关,也可以从这方面尝试。”
长孙无忌补充:“臣看到这火器的发射物是从前方填充的。”
魏征也道:“陛下,或许可命人寻访民间,或可有所发现。”
李世民全部同意了:“善。”
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汉朝。
刘邦和刘彻都颇为兴奋,文臣武将们亦然。他们还看到了明朝的一种埋在土里的火器(地雷,朱棣在白沟河遭遇)。也都纷纷开始研究。
宋朝。
赵匡胤等人看着明朝火器的威力,更坚定了要大力发展火器的决心。
【建文三年二月十六日,朱棣再次率军南下。三月二十二日,在夹河与盛庸再次相遇。此次,谭渊战死。】
【第二天,两军再次展开战斗,起初各有胜负。后来突然刮起东北风,燕军乘风杀敌,盛庸损失数万,于是败走德州。】
【朱棣乘胜追击,用士兵分散取粮草的消息引诱平安、吴杰二人。随后,三月初九,两军会于藳城,十日展开了激战。此次战斗,燕军斩首六万余人,平安。吴杰逃回了真定。】
【这两次战役树立了燕军的赫赫威名,此后,不少城池纷纷主动投降,胜利的天平开始彻底倒向了朱棣。】
【但燕军的巨大短板也逐渐显露,那就是人少,人太少了!虽然燕军基本上是屡战屡胜,但由于人少,反而不能及时巩固胜利,往往是打完又离开,能够完全驻守的也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
明朝,洪武。
殿内众人看到神迹指出的问题,并没有惊讶。因为这是很明显的问题。
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随意削藩?除了他自己的头脑和手腕的原因之外,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藩王势弱。与中央朝廷相比,藩王势弱的不只是兵马,还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乃至治下的百姓数量。现存的兵力、治理的人手、获得的物资(钱财粮草)、战争的潜力都远不如中央,正常情况下,自然也根本不可能有与朝廷敌对的力量。由此,建文帝自然就放心大胆地动手了。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燕王的水平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