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朝会(4/4)
林桂最看重的就是周清明这种行事方式,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只要肯下苦功夫,世间便无难事,于是出声教导道:“皇子赈灾,本就是为了安抚民心,不在于做了什么,而是在于没有做错什么,彭王殿下要是拉不下身段,只需让属官准备好一些讲稿,在关键的时候读出来便可,若是能吃得苦,并持之以恒,不如跟灾民同吃同住,下面的事情自然有当地官员处理,不用让彭王殿下费心。”
周清明将林桂的话反复的咀嚼了几遍,然后问道:“灾情一起,百姓流离失所者众多,难免会有些人会行不法之事,这时又当如何?”这种情况就是当时太子在沧州碰到的,因为没有处理好,这才发生了民变。
“无法避免,只能顺势而为,国有国法,按律处理即可。或者彭王殿下拉拢一些陵州官员,私下里补齐他们为陵州所捐款项,理所当然会发生的慌乱,不会对他们的政评产生影响,又有实际的好处可以拿,想必他们愿意帮忙背上黑锅。”
周清明再度弯腰,“谢先生指点迷津。”
林桂抚须而笑,“彭王殿下乃皇子中佼佼者,将来必能荣登大宝,那时候也是大楚万万百姓之福。”
周清明微笑道:“那就借先生吉言了。”
“不过现在陛下还没有确定让哪位皇子去,这件事臣就帮不上什么忙了,御史台按例应该站在中立的位置,检举上书官员违法之事。若是态度过于明朗的支持某位皇子,怕是会让大臣们记恨,所以剩下的事情还要靠彭王殿下自己。”林桂将自己尴尬的处境说了出来,对比太子掌控的吏部和刑部,御史台在政事上能帮忙的地方实在太少,所以才会想借着这次赈灾来为周清明在朝堂上谋求更多的话语权。
“本王知晓,不会让先生为难的。”
林桂点了点头,暗赞道,孺子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