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策(二)(3/4)
王建府。”
周气武心情有些低落,倒不是因为中策不够好,而是这个儿子天天念着逃出皇宫,朕这皇宫外面能有任何一个王府能比?沉声问道:“你就这么想封王?”
周清浩眼神里也满是疑惑,嘀咕一句:“这还不够明显吗?”
右丞相朱廷珏发问道:“现如今国库空虚,实在聘请不了那么多先生去往各地教书,况且识字之人,在大楚本就不多,而且各个心比天高,如何愿意远赴蛮荒之地,再有就是,九殿下在治国论中提到青党,不怕到时候真的又出个什么其他的党派吗?”
周清浩胸有成竹回答道:“办学之事,不在一朝一夕,而是百年大计,要慢慢来,况且多党制衡于朝堂,不是更利于父皇的统治吗?”随即看向脸色不善的工部尚书蒋大雅,解释说道:“不是针对青党,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周气武轻轻颔首,戏谑的说道:“既然是百年之计,那便不知道效果如何,此策也不作数,说说你的上策。”
周清润马上就知道老头想要白嫖自己的创意,闭上嘴巴不再说话。
周气武轻咳一声,“上策不管如何,都满足你一个不过分的要求,君无戏言。”虽然同是一个要求,但过分和不过分的分界线攥在自己手里,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若是这小子提出想要当太子,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但是想封王建府的话,那就很过分了。
既然父皇松口,周清浩还是想给自己搏一搏:“上策便是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两条大道,在辅以建设和教育,中原地区大力发展,再在各地建设官道驰道,加快各地流通。人人都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中原富庶,周边贫瘠,还有畅通官道,那当如何?自然是往中原汇聚,待到衣锦还乡日,建设家乡,那时国库充盈,中原地区读书人想必也不会少,还怕找不到先生教导吗?经年累月之下,天下大同!”
要想富,先修路,这都不懂?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幅美好蓝图之中,万年王朝,不再遥远,等到周清浩轻咳提醒,众人这才缓过神来。不过工部尚书蒋大雅还有疑问,随即出声:“九殿下所言,下官有所感悟,但这所谓的生产力,该如何提升?”
周清浩低声嘟囔了一句:“真笨。”虽然声音不大,但周围并没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