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成立计算机学院,华夏操作系统(2/4)
以及数名科学院计算所的专家作为计算机学院的首批教授,负责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除了课程设置,两个学院的硬件条件也得到了迅速改善。
在赵学成的推动下,学校采用了他团队研制的最新型“华夏-3”计算机作为教学和科研用途,其性能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
这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世界先进的第三代计算机,而不是旧式的大型电子管机。
除了硬件设备,软件条件也得到加强。
赵学成准备根据系统给的高级计算机工程师技术,开发一套“华夏系统”。
这套系统将会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来辅助计算机专业的教学。
这套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赵教授,两校一致认为您是最适合担任计算机学院院长的人选。”两位校长约请赵学成来学校,并表示想聘他担任两个学院的院长。
赵学成感到非常荣幸,但是考虑到自己肩负的其他重任,恐怕无法长期在学校任职。
“非常感谢两位校长的厚爱,我初心只是想为祖国培养计算机人才尽绵薄之力。”
“作为国家科技事业的一部分,我会抽空来学校进行特邀讲座,与学子们分享心得。但担任院长需要长期在校任教,恐怕要有才能勉为其难。”
最后,在两位校长的再三邀请下,赵学成接受了两校计算机学院的名誉院长头衔。
并承诺会经常来学校进行学术指导和讲座,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
两个学院的首任执行院长则由科学院计算所的资深专家担任。
相比西方国家仍在使用打孔纸带和笨重的大型机,种花计算机学院直接进入磁盘与硬盘的时代,为学生提供了最前沿的学习环境。
这对推动种花计算机科学教育起到了先驱作用。
随后,计算机学院的建立经验很快在全国推广。
在科学院和赵学成的推动下,更多高校也陆续成立了计算机专业,开始系统培养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人才。
为了进一步扩大计算机教育覆盖面,科学院还与教育部联合制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