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韩瑶和皇帝(1/3)
永定侯夫妇写信给陆景云和王仲卿,想要陆景云回京城去,永定侯夫妇给办一场大宴席庆祝一下。
王仲卿问了陆景云,陆景云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接下来的想法。
现在不过将近七月,今年的府试在九月末十月初,过了府试,她就正是有了童生的身份,明年就可以备考院试当秀才了。
她打算从现在开始备考府试。
王仲卿有些忧虑的说:“这样会不会太赶了一些?不如景云你再继续沉淀一年,明年再考,也不迟。”
县试、府试、院试都是一年一考,乡试、会试殿试才是三年一考。
陆景云开口说:“外公,若我今年过了府试,明年去考院试,那我还有至少四年的时间才达到乡试的最低年龄,这几年的时间,我想足够我沉淀了。”
王仲卿算了算,今年是建安十六年,自家外孙也不过九岁而已。今年当了童生,明年考秀才也才十岁啊。
距离乡试的最低年龄十五岁,那还有将近五年的时间用来学习和沉淀呢。
王仲卿又算了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正好景云15岁那年遇上秋闱。
王仲卿这样一算觉得陆景云想的也对,就亲自给永定侯夫妇回了信,祖孙二人又陷入到了繁忙的学习中。
那边永定侯看了信,一边感慨自家孙女志向坚定学习努力,一边又担心自己帮不上忙,于是一船一船的好东西往苏杭送。
皇宫里,皇帝正在批阅奏折,正好看见了苏杭一带县试情况的奏折。
皇帝忽然想起永定侯的孙子好像就是在苏杭一带考的县试,具体的他也没了解,只是他惦记着欠这孩子一个字,现在又正巧没什么事儿,他就翻开看了看。
第一个写着的就是陆景云,连中三场魁首,妥妥的县案首。
皇帝愣了一下,随后心里浮上一层喜悦——若他记得不错,这孩子今年也才不到十岁吧?
所以说七岁以上就可以去考县试,但是大部分人家的孩子开蒙读书也才四五岁,那七八岁的孩子有几个比的过十三四岁的?十岁以下去考县试的少,能得案首的少之又少,三场考试三魁首的更是前无古人。
皇帝开心极了,忍不住横向比较了一下自己的几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