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打架(2/5)
宁煊嘱咐道:“这次的水灾不会轻松,要做的好,唐公子史书上必定留名。对了,另外粮食还要继续收购以备不时之需。”
这次的水灾是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几乎是整个楚国都受到影响。楚国江河湖多,而且刚好到秋季粮食采摘的时候,这次导致的粮食受损、涨价几乎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北境趁机起兵,要不是温云晟和他二哥镇守住了北境防线,怕是整个楚国也就没有后来了。
现在需要的就是稳定住楚国内部,还能避免一场战争。
但这些只能一点一点的讲给唐岁辞听,重生一事宁煊和温云晟通过气,说的比较模糊,没有细讲过。
唐岁辞颔首,温云晟也说过同样的话:“按照史书上记载过的,天灾之后必定有瘟疫横行,毫无例外都会爆发而出。宁小姐你的打算,应该还要加上秦不言的医术吧!”
温云晟不会问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唐岁辞问就是要权衡利弊甚至如何实行的最终决定,温云晟也知道他不适合朝堂这些歪歪绕绕虚与委蛇,毕竟他的心愿是驰骋沙场。但唐岁辞不一样,审时度势步步为营是他擅长的,所以必须要知道后面的计划,虽然几乎都能猜到,但猜来猜去就没意思了。
宁煊颔首,压低了声音:不错,唐公子这么问我,应该是他没有跟你说完,那就我来说吧!我们原计划是给师兄在民间获得威望,这个我跟师兄谈过。另一边,阿晟已经再找当年宫变的知情人或者是证据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扶持秦不言登基。
唐岁辞不得不佩服这两人的谋划,环环相扣。但是自从猜到之后,还有一些问题就不得不商量:“这个我猜到了,但这条路很难!第一,秦不言的真实身份我们都知晓,皇室子弟都会有玉碟记录身份,但当年宫变后陛下虽留下了先太子的姓名,但却没有秦不言的。第二,就算证明了秦不言的身份,但是陛下还有皇子,又怎么可能将皇位给秦不言。第三,秦不言没有任何文臣和武将的支持。”
唐岁辞提出的,宁煊两人也想过,除了第一条还需要费些功夫,后面两条倒不是什么难事。宁煊道:“你提出的三条,除了第一条需要后面再安排外,后面的两条几乎不是问题。尤其是最后一条!”
宁煊的话引起了唐岁辞的好奇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