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丢丢丢……(3/5)
都无法提供到位,小日子的《西游记》虽说情节雷人,但是它却不用面临资金难题,各种场景制作的恢宏大气,还融入了当时最先进的电脑特效。
可杨婕导演和她的团队有什么?
因为初期资金不够,台里的领导也不敢贸然启动《西游记》这个项目,最终东拼西凑来了一笔小钱,让剧组先进行试拍。
于是,1982年7月,剧组试拍了《除妖乌鸡国》这一集,并于当年国庆在央视播出,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如此稀奇的电视剧。
里面的孙悟空飞天遁地,各种特效层出不穷,令人很是惊奇,因此,这一集的收视率竟然高达894,甚至有人看完一遍之后,还在等着看重播。
首战告捷,再加上杨婕导演的苦苦劝说,终于,剧组拿到了300万元的拍摄资金,在那个钱还非常值钱的年代,这绝对称得上是一笔巨款。
然而,尽管有了三百万元巨款,但是,《西游记》涉及的场景复杂,涉及的人物太多,涉及的特效太复杂,以至于三百万真的用到拍摄当中,也显得捉襟见肘。
为了让作品尽善尽美,杨婕导演率领团队走遍了全国十九个省,仅仅是安顿演员住宿和吃饭就不是一笔小钱。
再加上昂贵的后期特效,还有群众演员的酬劳,一开机就得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于是,还没有拍到一半,就又没钱了。
当时,台里对此也是爱莫能助,毕竟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缺钱。
好在剧组的制片李鸿昌老师联系到了铁道部,又拉来了三百万元的赞助,才解了燃眉之急。
这笔巨款来之不易,如果资金再度烧光了,就对不起赞助商的一片热情了,剧组从此之后就过上了把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的穷苦生活。
馒头、咸菜、喝凉水!
这在剧组属于常态,顾北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那时候大家都咬牙坚持下来了,没人抱怨,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在做着怎样伟大的一项工作,即使吃苦也甘之若饴。
就是靠着这股啃硬骨头的精神,剧组终于战胜了困难,拍摄出了一代经典《西游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西游记》一经播出,立刻引发了国内外的轰动,国内就不必多说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