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拉扯(上)(2/5)
意的人来说,这差不多就属于当面打听商业机密的性质了。
而项友义也相当配合陈老板,在得到陈老板的默许后,问梁鑫的每个问题,都问得相当刁钻和深入。陈光建见项友义上道了,便干脆退了出来,变回吃瓜群众。
让项友义和梁鑫直接面对面碰。
好在梁鑫的实际功力,也完全不输三流大学的文科教授,和项友义鬼扯起来,完全足以半斤拼八两,甚至隐隐还有两分能拿捏住对方的余力。尤其当喝了点酒后,那劲儿一上来,简直是话越多越正确,越正确越空虚,越空虚越无敌……
总而言之, 要商业机密没有,要理论废话, 要多少筐给多少筐。
“……形成收割条件和收割环境后, 随后需要考虑的,就是收割效率和收割成本。
效率要提,怎么提?就是不能搞太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流程一定要精简,但服务质量,只需要维持在用户可接受的最低平均线上即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次数的服务,点对面的服务才能充分落实下去。
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前期持续投入的成本,也从根源上降下来。
像这样的服务,从酒店到用户家里,得派多少个服务员?多少辆车?每辆车每天为此付出的油耗是多少?还有其他损耗是多少?”
酒店的服务员退出后厅时,看到梁鑫已经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哪怕这些东西都不需要我们来负担,但一套系统要维持下去,肯定总有一些地方,是需要我们持续付出成本的。那我们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能少花钱的地方,尽量不花钱,能不花钱的地方,尽量再赚点钱。前期烧钱,圈地跑马,后期节流,抓紧吸血,吸饱了就跑!
今天我烧钱不眨眼皮,明天我捞钱不讲人性,这才是互联网生意的奥义!
要知道,市场风向没有常势可言,今天火热的赛道,说不定明天就凉了。所以做互联网,不但要出手快,收手更要快!”
“那按你这么说来,未来能滚的雪球岂不是越来越少?互联网热闹一段时间,还是要走向衰落的?如果这样的话,互联网这个生意,还能算是历史的大趋势吗?”项友义问道。
“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