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准备种覆盆子(2/15)
三丰在武当山率众抵抗蒙古军。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武当山下屯田义军已有七千之多,主要由武当门徒和丐帮率领。光是丐帮弟子就多达三千余人。其中自然不乏武功高强之人。
其时,忽必烈统兵三十万,但派来迂回包抄的只有三四万人。张三丰要以七千兵力抵挡数万之众的蒙古铁骑,也是有很大难度的。
好在武当山下是丘林地带,并不怎么便于骑兵展开。义军又熟悉地形及小路,有机动灵活之便。兼之张三丰早就对此思虑再三,蒙古兵还没到襄阳之时就已在积极布防,沿途设了许多机关陷阱。其中最出名的是竹签阵与竹杆阵。这些陷阱让蒙古骑兵吃足了苦头!可以说,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到了这种地方,简直就是虎落平阳一般!张三丰布置的这些防线,与孟珙的川东防线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首先诱敌深入,然后一路上利用各种陷阱和机关伏击蒙古军,迫使蒙古骑兵缓慢前进,并一路上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使得蒙古军窝了一肚子的火,又不敢分兵四下追剿。直到好不容易来到一处开阔地带,却见张三丰一人挡道,持了杆两三丈长的长枪挡住去路。蒙古将领心里好笑,心想他一人岂能挡住大队人马,便直接命令骑兵直冲过来。
好个张三丰,不退反进,一杆特制长枪,被他舞得矫若游龙。冲在前面的蒙古骑兵,纷纷老远就中枪被挑落马下。蒙古骑兵都装配的是圆月弯刀,哪里够得着张三丰嘛!
但张三丰也仅仅打了一会儿,杀伤十数人后,便拖枪退去。他轻功极佳,竟使得后面打马狂追的敌军居然追他不上。这使得蒙军将领直催军马急速掩杀过来。
眼见到了最开阔之处,蒙古骑兵铺展开来,准备合围张三丰。岂知此时地下忽然冒出许多人来,并于土中各自拖出一根根前端削尖了的竹杆,斜插在地上。如此一来,平地上忽然竖起了一座竹杆大阵。这些竹杆的高度恰好对地面上的人构不成威胁,但对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骑兵来说,那就是索命利器了。
原来,这些义军早就在地上挖了些浅坑,趴在坑中埋伏着的。故而蒙古兵开始根本看不见他们,只看见了张三丰一人。待得冲杀近了,已经来不及减速,纷纷撞在了竹杆大阵上。前排一时惨嚎连连,马嘶声声,混乱不堪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