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专意事清谈 阮咸叔侄效放达(2/4)
,但能从人的举止中觉察其意图。长大后,他勇力超群。与王敦、谢鲲、庾恺、阮修关系最好,被称为“四友”。后来担任了荆州刺史。
阮咸,字仲容,擅长理解音律,善于弹奏琵琶。他不善与人交际,只与亲近的人分享雅乐和美酒。当时,阮咸与叔阮籍住在道南,但宗室却请求阮咸去道北居住。
那时,北方的阮姓家族富有,而南方的阮姓家族却贫穷。七月七日,按照俗例晒晒衣物,北方的阮家晒出的衣服锦绣华丽,令人炫目,而阮咸则将一块大布挂在庭院的牛鼻子上。有人询问他原因,阮咸回答:“尚未能够违俗,只是随便而已。”人们都讥笑他,后来他出任始平太守,放荡不羁。
阮修,字宣子,擅长清谈,性格简约,不喜欢纷扰世务。修不喜欢见俗人,遇到机会就离开。他常常步行,用一百钱挂着拐杖头,到酒店后便独自畅饮,即使遇到富贵之人也不肯理会。修家境贫寒,没有积蓄,但生活得很安逸。他与兄弟同居,享受着林木的宁静和自由。修贫穷了四十多年,却一直没有娶妻,直到王敦等名士为他筹集婚礼的钱,时人们都羡慕他想进钱而得不到。后来王敦任鸿胪卿,对修说:“你曾经无食可得,现在我可以给你一个俸禄的职位,你是否愿意?”修回答:“也可以。”于是他就任鸿胪卿的职务。
胡母辅之,字彦国,泰山人。年少时就以高名出众,有识人的眼光。他喜欢酒,任性放荡,不受小节的约束。与王澄、王敦、庾恺一起,受到太尉王衍的重视,被称为“四友”。澄经常给他人写信说:“彦国说出了美妙的言辞,如锯木屑一样不断飞扬,真是后进者的领袖。”虽然家境贫穷,但他努力想当繁昌令,后来成为乐安太守。谢鲲,字幼舆,来自阳夏的陈国。他以儒家学问出名。鲲年少时知名,善于简明高深的言辞,不修饰仪态,喜欢老庄的思想,擅长歌唱,善于弹奏瑟琴。后来东海王司马越听闻他的名声,任命他为掾。他邻家的高氏女子很美丽,谢鲲曾挑逗她,结果女子折断了他的两颗牙齿,于是时人嘲笑他说:“任达不已,幼舆折齿。”鲲听闻后,傲然长啸说:“这并不能阻止我的歌唱。”后来他成为长史。
毕卓,字枚世,来自新蔡渔阳。少年时期渴望自由自在。在太兴时,他想去任职吏部,但因饮酒而放弃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