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金台拜将(3/10)
何况我已经违背了先王的话,就是不孝了。我与相父一同守卫这片土地,等待商王改过自新,岂不是很好吗?”
子牙说:“臣怎敢背弃先王的遗命。但是,天下诸侯已经广泛宣扬商王的罪行,控告他的罪行已经足以让他丧失天下君主的地位。他们已经聚集在孟津,兴师问罪,拯救受苦的百姓,请求大王展示正义之威,观察商的政治行为。在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的领导下,他们已经准备好出征。如果有任何诸侯不前来的话,我们应该首先询问他们违抗的罪行,然后再行伐罪。臣担心拖延国家大事,因此呈上表章,请陛下做出决定,愿陛下裁定。”
武王说:“既然东伯侯等三路准备出兵讨伐商汤,就听他们自行决定吧。我和相父将坚守本土,充分履行臣子的职责,上不失为忠臣,下不失为孝子,这样岂不是美事吗?”
子
牙说:“只有上天是万物的父母,人是万物的灵魂。明智的君王是上天的代表,上天为了惩治商王的罪恶,命令我们先王,但是尚未尽功。现在大王要出兵讨伐,正是代表上天彰显天命,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不顺应上天的意愿,我们的罪行将不可避免。”
接着,上大夫散宜生上前奏道:“丞相的言辞都是为国家考虑的忠诚之策,大王不可不听。如今天下诸侯聚集在孟津,如果大王不兴兵相应,就无法获得诸侯的信任,他们将认为大王不支持他们,必然责备我国帮助了商王的虐政。如果推迁兵权给他们,到时候反而无法免受指责。况且,商王信任谗言,多次侵犯西土,百姓遭受了惊恐之苦,文武勤劳有汗马之劳。现在终于安宁,如果再次动用天下之兵,将会引来更多的祸患。以臣愚见,不如依从相父的建议,统一各地的军队,与天下诸侯一同列阵在孟津,展示天下之兵,观察商王的政策,等待他自己改过自新,这样天下百姓都会因此而受益,同时也不会失去诸侯的信任,不再担负西土的灾祸。这样上可尽忠于君主,下可尽孝于先王,堪称完美的策略。请大王考虑一下。”
武王听了散宜生的话,感到高兴,说:“大夫的言辞甚是中肯。不知需要多少兵马?”散宜生回答说:“大王要兴师征伐五关之地,应该拜丞相为大将军,授予黄钺、白旄的权杖,总理大权,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