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李锦伐西岐(3/8)
队非常重要。旗帜分为五色,原本是按照五个方向的位置来安排的,以便让三军知道左右前后的进退攻击之法,不至于混乱。如果只用红色的旗帜,三军将无法分辨东南西北,那么他们将如何知道前进、撤退和避让的方向?我担心这不太妥当。或者这其中是否有其他深意?请丞相一一教诲我。”子牙笑着回答:“将军实际上不了解其中的原因。红色代表火。现在我们的国君所居住的地方是西方,而这个地方原本属于金,没有经过火的炼制,寒金怎么可能有用呢?这正是兴周的兆头。但是在旗帜上我们可以加上号带,必须使用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这样每支军队都能够自行辨认,就不会混乱。而且,这会让敌军产生疑虑,不知其原因,从而导致他们失败。兵法中有句话:‘疑则生乱。’这正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还有什么不可的呢?”黄飞虎听后,表示感谢并向子牙鞠躬:“丞相真是智慧过人!”子牙接着命令辛甲制造军器。但是,天下的八百诸侯也纷纷上表,请求武王伐纣,集结兵力于孟津。子牙接到这些表章后,与众将商议:“但愿武王能够答应行动。”
正在众人犹豫不决之际,一名探事官报告到相府,向子牙汇报说:“成汤的人马已经在北门安营,主将就是三山关的总兵张山。”子牙听后,急忙询问邓九公:“张山的军事才能如何?”邓九公答道:“张山原本是我的代理官,他是一位非常勇猛的将领。”正在交谈之际,又有人报告:“有一名将领请求交战。”子牙传令:“谁愿意前去应战?”邓九公欠身说:“末将愿意。”他领着命令,走出城去,见到一名战将如同火车一般滚滚而来。他的装扮英勇,真可谓英雄豪杰,
如下所描述:
头顶金盔,分饰着凤凰的翅膀,黄金铠甲上镶嵌着龙鳞。他身穿鲜红色的袍子,上面绣着花纹,腰间系着一根丝蛮宝带,头顶挂着三尺长的锋利刀剑,手持银锤,像猛鸷一般。他骑着一匹踏实的紫色骏马,手中的钢刀充满了杀气。他全心全意地分担纣王的忧虑,留下了千古传世的故事。
邓九公骑马前来军前,发现是钱保。邓九公大声说道:“钱将军,你先回去,请求张山出来,我与他有话要说。”钱保指着邓九公大骂:“叛逆之徒!纣王对你有何亏欠!朝廷任命你为大将,宠信非浅,你竟然忘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