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双方备战(1/3)
本来大明百官在松锦之战后,对清军也有些心理阴影,又看到李自成短短一年时间被清军打得这样凄惨,心理阴影更大。
在他们看来,大明南迁才刚刚一年时间,虽然大明训练新军,疯狂制造大炮,增强水师实力,平灭左良玉,确实取得一些成就,但并不能让百官觉得大明就有了正面与数十万清军硬碰硬的力量。
崇祯十一年至今,大明损失的力量太多了,松锦之战折损超过十四万,开封之战、郏县之战、潼关之战,前后折损超过二十万,很大一部分都是精锐,这些力量不是区区几万新军就能弥补的。
而相比较大明力量的折损,清军在山海关之战俘虏的百战精兵就多达数万,加上入关之后,攻占京师、北直隶、山西、陕西、山东、半个河南,半个湖北,单是降兵就又收降了超过二十万,实力大大膨胀。
“皇上,大明需要时间积蓄足够的力量!”马士英最后也还是站了出来,叹息一声道。
大明在江北只有三镇兵马,按照正常兵额,黄得功的庐州军五万人,高杰的徐州军四万人,刘良佐的寿州军三万人。
其中黄得功没有私下扩军,庐州军是正常的五万人。
高杰在去年把妻子儿子送到金陵‘定居’之后,朱由简不仅给他批了二十门大炮,还增加了一万兵额,不过高杰并不完全老实,私下扩军到了五万。
而刘良佐,则以正常三万兵额,直接扩充到了六万多。
但三镇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六万多兵马罢了,并且高杰、刘良佐二人对大明究竟有多忠心,愿意为大明战至怎样的程度,都未可知。
所以马士英等人没有信心,是很正常的。
朱由简也不怪罪,既然是朝议,那么就该有各种各样的言论,主战的、主和的,只不过现在主和的明显占上风。
当然,如何选择,还得看朱由简这个皇帝的意思。
“议和什么的,也不用继续说了。”朱由简平静的扫视着下方百官,做出决断道:“清军既然都等不及完全剿杀李自成,就聚集大军到山东,便是不想给我大明更多时间,因此清虏是绝不可能与我大明议和的,朕也绝不会与清虏议和!”
“清虏正占着大明的京师,与大明的半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