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教育太子朱慈烺(2/3)
朕今日就教你一些东西,做为太子,未来朕皇位的继承人。你只要知道两点。”
“其一,赋税才是大明立国之本,养官员要钱,养军队要钱,平叛征敌都要钱。其二,底层百姓是最没有钱的阶层,不要试图从底层百姓身上征到多少税,底层百姓安定,大明的根基就稳固,皇帝永远与底层百姓的利益是一致,而非与朝堂上的士大夫。”
“朕的那些改革,摊丁入亩就是为了不把最底层的百姓逼到绝路,火耗归公是为了不让士大夫们多一条以朝廷名义,明目张胆压榨底层百姓,把底层百姓逼上绝路。他们从中榨取利益享受,朝廷一文钱都没多得,却让百姓把怨恨都归咎到朝廷头上!”
“允许垦荒,三年不种粮,不种蔬果之地,便视为荒地,百姓可以随意垦荒。这也是为了让最底层百姓落魄之后,不至于随便站一块地,都是哪位乡绅的,连勉强为生之处都没有。”
“士绅一体纳粮方面,你觉得高宏图、钱谦益等人清廉不清廉?如果朕告诉你,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超过五万亩田产。有地方上的一个举人,他中举之前,家里穷困潦倒,一天吃不上一顿饱饭,中举之后,一月时间,他名下便有良田上千亩。”
“如果士绅不一体纳粮,一个县城,七八成的土地都能是士绅的,而后官官相护,天下土地,朝廷真正能征上税的,连三成都没有!”
“朝廷养官,养兵,治理地方,都需要钱,那么钱从哪来,只能找最底层的普通百姓征收,每年朝廷的开支都是固定的,甚至一年比一年多,总之不能少,这便导致底层百姓一年比一年承受的赋税多,直至活不下去。”
“商税方面,是不是有人跟你说是在与民争利?如果朕告诉你,天下占比最多的底层百姓,他们其实根本不够资格交商税,如果都被压榨到快活不下去的时候,商税沾不到他们头上,他们从头到脚,就几块破麻布,还都是自己织的,他们穿不起需要收税的丝绸,喝不起需要收税的酒水茶叶,去不起需收税的酒楼……”
“宋朝时期,商税最多能收六千多万贯,而大明在朕的崇祯时期,每年商税只有几十万两,相当于只有几十万贯,几乎只有宋朝的百一!”
“钱都到哪去了?惠及到普通百姓身上了吗?不,都被各地士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