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李应夺宝(2/3)
应撞的飞了出去。然后狠狠地摔在地上。
担架的一角不可避免地倾斜过来。眼看土肥原的尸体就要掉在地上,李应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担架,又将担架重新抬起。
被撞倒的那个小鬼子磕伤了膝盖,无法站立,李应顺势帮着几个小鬼子抬死猪一般将土肥原的尸体抬进了办公室。
李应故意延后几步,跟着鬼子走到门口后却停住了脚步。
闪身躲到门后,其他的鬼子行色匆匆,并没有人关注是否少了一个人。
见鬼子没有留意自己,李应松了一口气,悄悄将门关上。在土肥原的房间内翻找起来。
李应不懂日语,但他看懂了两个日本的高级官员送给了土肥原两件礼物,礼物的样子,应该是来自中国的古董。
而且看土肥原的样子,应该是对两件古董都爱不释手,两个日军官对自己的礼物也颇为自信。
李应不是贪财,想要顺走那两件看起来就很值钱的古董,而是因为古董的特殊性。
实际上,古董存在的意义就是证明其本身的历史价值。但到了他人的手里,便成为了国家屈辱的见证。
试想一下,原本属于自家的东西,你想看时,还需要低三下四地求着别人去看。你说这东西是你的,对不起,老子先辈从你先辈手里抢过来的,想看的话,要么花钱买回去。要么从老子手里抢回去。当然,你要是厉害,即使心不甘情不愿,老子也得八抬大轿给您抬回去。
李应实际上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单纯就是不想让中国的国宝流落到日本人的手里,自己的东西,即使再不喜欢,也不能让你抢了去。
所以李应就是单纯地想趁此机会,把东西拿回来,至于这件东西交给国党还是红党,李应心里早有定数。
若给国党,最好的结果是沦为私人收藏,弄不好最后还是便宜了小鬼子。给红党,有可能换取更多的军费。
最终也可能流落他乡,但在乱世之中,它能发挥出它最大价值,所谓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原因就是它巨大的经济价值以及附加的文化价值。
当然不同的年代,经济与文化说成文化与经济也可以。
两件古董,一件已经还给了吉住良辅,另一件,就工整地放在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