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临时变化转道向北。(2/3)
这一下狼人们全都消失匿迹,谁都难以在百姓的讨罚。鬼子的暗中追查下活下去。
但李应并不知道,所以他出山的第一战,还是选择了白山镇的鬼子祭旗。又杀了一波。
当得知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后,一个翩翩少年,此时已经成了一个叫花子一样的人,长时间的林中穿行,长时间的躲避鬼子盘查。再干净的人也不会利索到哪去。
索性扯烂衣衫,将碎铁伪装成一根木棍。又捡了一个破碗,跟一个走村串巷的老乞丐混了好几天,将行为模样模仿了一个十足十。这才告别乞丐独自上路。
他除了不真的要饭,其它与乞丐并无二致。当时是为了逃避鬼子疯狂的追捕。但他马上发现了乞丐的第二个好处。那就是消息的灵通。
基本上一地的情况,就没有乞丐不知道的。他可以到处去听,到处去问。而乞丐们也是成天吃饱了就没事干。坐在一起瞎胡聊。
李应本想去南方找师父,但在路上听到了一则旧闻,那就是他与师父出逃之时,一个叫郑葬海的狗汉奸,领着皇帝和鬼子签定了一份《日满议定书》。
这个老王八犊子绝不是被迫签订,因为他还动员过其它人一起签订。然后自己担任了伪满州国的总理。小日子过得风声水起。
李应觉得,自己得想办法混到长春去。如有机会,一定要干掉这个老犊子。甚至,如果可能,也要把那帮鬼子头领也都干掉。
于是他调转了前进的方向,一路走一路打听着往长春方向。
这一走,就是一个月时间。一个月的时间,李应更像一个乞丐了。乱得像鸡窝一样的头发。满是油渍的脸庞。破烂的衣衫。臭的得熏人的鞋子。弯着腰,拿着棍,捧着碗。
好几次鬼子从身边经过都捂着鼻子喝骂着把他打一顿。做为一名假乞丐,他比一名真乞丐还要像乞丐。
当然,打了他的鬼子也别想好。找个机会,让李应给砍掉了脑袋。然后将尸体扔到了大山里。来了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路在长也有走到尽头的时候,在一天的黄昏李应终于到了长春城,不过,这时的长春已经改名为“新京”皇帝溥仪就在皇宫里。而李应想杀的大汉奸同样也在这里办公。
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