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辽河岸边(2/3)
雄风,俯首称臣。我将率领你们打入高句丽,在平壤城下痛饮。你们愿意否?”
“愿意。”
“愿随陛下出征。”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面一片欢腾,山呼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停止。
杨广望着下面的士兵,仰天长笑,好不得意。
陈乘风在下面看着志得意满的杨广,还有欢呼雀跃的将士们,轻轻叹了口气,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些人现在这么兴高采烈,到了败退的那一天又是多么的凄惨。
自己一定要想办法,尽量的能救出更多的人回来。
现在左骁卫的士兵,归属卫玄指挥,卫玄卫文升是隋朝老臣,已经年近七旬,久经战阵,打了一辈子的仗了。他为人刚直,爱兵如子。
看到狂热的隋军,他皱了一下眉头,“骄兵必败。”他想起了古训,还有前两天屈突通的话语,心情沉重。
其实卫文升也觉得不能这样子打仗,可是皇帝杨广听不进去劝告,也只能听他的指挥。他吩咐自己的将士一定要稳扎稳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动员大会结束之后,各路大军依次出发,迤逦而行,绵延上千里不断,隋军加上运送粮草给养的民夫足有百万人,这些人踏出山海关外,走上了一条未知的征程。
自从杨广下命令准备进攻高句丽,高句丽的国王高元就做好了应战的准备,在通往都城平壤的各个关隘布下了重兵防守。
他一面备战,一面打探消息,随时了解隋军的动向,结果等了将近一年隋军才刚刚出发进攻。
高元听了之后大笑:“中原人兵书有云:兵贵神速,哪有明目张胆准备一年才发动战争的,这一仗隋军必败。”
他派乙支文德为大将军,在辽东阻击大隋的军马,同时和乙支文德商量好,一旦战事不利就用诈降来拖延时间,准备新的防守。
隋军一路北上,大军就来到了辽河,由于必须听从杨广的统一指挥,隋军来到辽河之后,没有急于渡河,而是在辽河西岸驻扎了,等候杨广的命令。
没用多久百万隋军全部集结在辽河岸边等候命令,辽河对岸只有三万高句丽军队在防守。
初春的辽河,刚刚解冻,河水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