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狼狈(3/4)
为贴切不过。从小沐浴着关爱长大的我们,初入社会显得有些狼狈不堪。原来世界除了缤纷多彩,还有很多黯淡无奈。”
“每次腆着脸朝父母伸手,我也痛恨自己无能,可能怎么办呢?现在遍地是大学生研究生,太专业的工作做不了,简单的又赚不到钱,一没脑子二没后台,我只能这样苟着。”
“我感觉对我来说,不结婚不恋爱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我要是周老师,我也舍得拿房子去平衡家庭关系,说到底人家有那资本。像我们这种要家底没家底要能力没能力的,知道养老规划重要又如何?”
一句话总结——老有老的哀声怨言,小有小的有苦难言。
为此,任苒和任国昌两父女也专门讨论了一番。
任国昌说:“作为父母,更多的是希望子女平安健康少吃些苦,所以哪怕倾尽所有也在所不惜。这也导致了一部分子女其实是被动啃老,比如我一同事,他女儿研究生读的是环保专业,就业前景其实不错。但两口子舍不得呀,非逼着孩子去考公务员,每个月拿三四千块钱的工资。另外再给买房买车,补贴生活费。”
任苒道:“有经济条件的父母补贴儿女,还好说些。我不能理解的是,对于那些挣钱困难,经济条件差的父母来说,生活压力本身很大,还要超负荷地去操心儿女,最后连自己最基本的养老保障都失去,图什么呢?”
任国昌笑了笑,“等你以后有孩子就懂了,有时候呀,养育子女也有赌博的心理……总觉得只有继续投资才有回本的可能性。”
任苒无奈摇头:“无论哪种啃老,都有一个共同的深层心理根源,那就是我们所特有的家庭亲子观——过度溺爱,过度依赖。”
任国昌顺着她的话道:“是,也正因这种特有的亲子观,我们国家才更有凝聚力,更有人情味儿。”
任苒细品了下这话里的深意,沉思道:“爸,我懂你的意思,我并非是想挑战老传统老观念。只是想尽我所能地传达一种观点——养老规划并非是自私不考虑子女,恰恰相反,这才是一种对子女对整个家庭来说,最安全长效也是最实际的保障。”
“爸爸相信你也支持你。”
任国昌满意地点点头,话锋突然一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