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4)
好在前世,林然有幸见证了佛光寺东大殿的修复工作,而且当时是带了大量的先进仪器。
由清华大学领衔,携带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手工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大殿进行了全面的精细化勘察。
将测绘的成果精度从厘米级提升到了毫米级!
经过了完整的重新绘制,才模拟出初唐的风格!
“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木质结构,居然能够撑起这座寺庙。”杨宇叹气道。
建筑材料和工艺,他倒是可以模拟出来。
只不过若是按照已有的结构进行设计,怕是房屋很快就会倒塌!
这也是他迟迟不敢动手的主要原因,只得让手下默默的修复外墙,小打小闹,无伤大雅。
看完图纸的林然不禁莞尔一笑,心中已经有了初步计较。
于是和杨宇分享道:“杨工,或许我们理解都错了。”
“此话怎讲?”杨宇好奇地问道。
“木结构建筑并非岿然不动的,它和钢筋水泥不一样,受温湿度环境变化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微小的位移变化。”林然解释道。
杨宇点了点头,他以前也参与过木质房屋的修缮工作。
确实存在林然提出的问题,但是自己虽然能发现问题,却想不出解决方法。
他们又怎么会知道这一千两百年来,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林然掏出了他画的建筑图纸,上面标注了些许公式。
杨宇非常好奇,问道:“林兄弟,可否借图纸一看?”
“请便。”林然本来就是带图纸来和大家分享的。
在图纸上,林然标注了他猜测的高宽,都是取整。
但是他却通过公式推算出了千年前的具体位置。
而且在图纸上,还标注了所有可能发生位移的木质结构的位置,林林总总居然有七十多处!
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杨宇都难以胜任,恐怕让手下的工程师画三天三夜都难以画出来。
眼前的少年是如何做到的?
杨宇看完林然绘制的图纸后,显得异常震撼!
“林兄弟,这是你推测出来的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