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7章 这柜子,还有一对金丝楠雕云龙纹的(3/6)
正式更改为“龙顺成”,成为了京城硬木家具行业的一面旗帜。
五十年代末,百废待兴,咱们京城家具行业却依然有着三十五家硬木家具作坊,各自坚守着技艺传承。其中,像做马鞍的同兴和,在硬木家具上也颇有建树;仿明家具著称的义盛和,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闻名;专仿制清代乾隆做工紫檀家具的兴隆号,更是将宫廷技艺融入民间。
当然,还有义成、东升永等专制仿明家具的字号,以及元丰成、宋福禄等各有千秋的流派,共同构成了京城家具行业的繁荣景象。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硬木家具技艺,这些店铺于一九五六年进行了合并,最终保留了龙顺成的老字号,并将其改称为龙顺成木器厂,开启了新的篇章。
“这些家具厂的合并之后,集中力量生产京作硬木家具,其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深受欢迎,因此龙顺成改为京城硬木家具厂,”耿昌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正式这些厂子的合并,让很多早年间流入民间的皇室家具,全都堆积在了硬木家具厂。”
当时的硬木家具厂,保存下来这些老年间的皇室家具,主要存放在两个库房,一个是南库、一个是东库。
南库,比较大,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在那,另一个东库,这东库放着的是没有修过的,都是好东西,厂里的老师傅们不大愿意让卖这些家具,因为他们可以时不时看看这些老年间的手艺,干活时候学学,惜售!
“那东库,啧啧,一般人可进不去,”耿昌说着,顺手抓起一把花生米,扔进嘴里,嚼得咔咔响,“我跟你们说,那可是个宝地儿!王世香那本《明式家具珍赏》看过没?里面好多照片,那都是在硬木家具厂东库拍的。”
他咽下花生米,又接着说:“那是哪年来的着?好像是八十年代,记不清了具体是哪一年了。反正,当时港城有个大导演,叫李翰祥,来咱们京城拍《火烧圆明园》。”
“这位导演啊,是个懂行的,喜欢老家具,就托人找了王世香的学生,叫张得祥,带他去硬木家具厂挑宝贝。巧了,那时候故宫要修一批老家具,我经常去硬木家具厂跑腿,正好那天我在场,亲眼见证了这一切。”
耿昌说到这,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才继续说道:“东库里啊,当时有两对极品大四件柜,那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