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崇祯官窑(3/4)
,确实好看,而且还是个青花人物故事罐。
他将罐子托在手心,转了一圈,才道:“这画的应该是<呼延灼战扈三娘>。”
这是《水浒传》第55回的故事,故事原文是:梁山宋江军队攻陷高唐州,朝堂震惊,太尉高俅向宋徽宗推荐了呼延灼为征寇大将,讨伐梁山。
在与梁山军队接战后,呼延灼先后与林冲、扈三娘及孙立交锋,扈三娘与呼延灼大战十多个回合,均不分胜负,然而副将彭玘却为扈三娘所擒,于是呼延灼与韩滔以“连环马”大胜宋江,令梁山军队几度陷于苦战。
而后军师吴用派时迁去东京盗取徐宁雁翎甲,以赚徐宁上梁山教授钩镰枪,大破连环马。呼延灼最终战败,劝入梁山。
这件小罐上,呼延灼手持金锏骑马追杀,气势汹汹。一丈青扈三娘则是拿着双剑返身回击。双方交战的一侧还能见到人仰马翻的兵丁。
人物绘画生动,神情态貌俱佳,青花发色深沉浓丽,是一件品质上佳的青花瓷作品。
“你看这瓶子,能到什么年代?”林轩也在边上看了圈,好奇问道。
齐鸣心里有了答案,出于严谨,还是又用望气术验证了一番才道:“是崇祯年的。”
《水浒传》取材自北宋的农民起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但这故事其实早在南宋时候民间就有流传,并且传播的范围还挺广。
施耐庵做的其实是将这些故事收集整理,再润色发表的工作。
因为书中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梁山好汉攻城掠地,拥兵自重,杀官济贫的情节,所以打从成书之日起就是禁书。
连书都被禁,那将水浒故事作为一种题材,画在瓷器上,在明清两代也是明令禁止的,唯独崇祯时期是个例外。
原因也很简单,崇祯放开限制不是因为他有多开明,而是因为《水浒传》的后半段。后半段里,宋江等人接受朝廷招安,随后更是为了宋朝出生入死。
结合当时崇祯朝,农民起义四起,清军叩边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猜出,崇祯放开这条规定,其实是希望地方农民起义的首领们,能学习《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归顺朝廷,甚至替他卖命。
想法挺好,但效果着实一般。
将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