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这亲不能定!(1/3)
众驼客在“得命海子”边修整了半天,第二天把所有的水鳖子都装满,就又出发了。
骆驼也喝足了水,吃饱了草料,精神抖擞,四蹄有力。
过了“得命海子”,沙丘就没有那么大了,地势平缓,多是一些低矮的沙梁,骆驼走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蒲二爷,我们穿越了八百里大沙,等于走了捷路,前面不远就是河套,我们要上驼道大路吗?”
李七问王祥蒲。
“不,我们不上驼道大路,还是远远地绕着走”
王祥蒲沉吟道:“这一趟,我们尽可能地避着人,不要让人看到!”
“好吧!那我们就饶过河套,往北走一截子,再往东沿着黄河走,两三天就能到包头!”
李七知道王祥蒲这趟有大事要办,也不再问,就规划了路线,往北绕过了河套城。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
河套平原就是黄河“几”字形最上面河道弯曲围住的地方,分为前套和后套,自古以来,就是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富庶之地。
“河套城”就是巴彦淖尔,在黄河“几”字的左上拐弯处,所以又叫“临河”,是驼道上重要的歇脚补给点
到了巴彦淖尔,就意味着穿越了腾格里沙漠,往东都是草原了。
好多驼队,一路带的粮食和水,只够穿越腾格里沙漠,等到了巴彦淖尔,再购买食水补充一次,就能走到包头、归绥(今呼和浩特)
李七带着驼队绕过了河套城,在北面的一个小镇子上,悄悄买了一些米面,便一路往东
一路上,到处是一眼望不到边、绿莹莹的大草原。
大群大群蒙古人的牛羊,就散落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
众人心中却也都十分畅快。
在鸟不拉屎的八百里大沙里走了将近十天,每天眼睛看到的,除了沙子还是沙子,大家都快疯掉了
现在来到了天蓝,草绿,云白,气清的大草原,每个人都感到重生了一般。
大草原上河道纵横,驼队每天都能找到一条小河,在河边歇息过夜。
人和骆驼都精神抖擞,没几天,驼队就到了此行的终点,包头城。
包头民国时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