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西夏正式宣告灭亡(加更2/3)(5/7)
一直是汉地,汉朝时,当时的朝廷移民洛阳以东的河南、山东七十万贫民到宁夏和甘肃两路。
而且,西夏这里一直都不是沦陷区,胡人并没有进入过。
——安史之乱时期,朔方郡和河西走廊都是大唐王朝的后方,唐肃宗继位于灵州,也说明这是汉人地区而不是胡人地盘,因为朔方节度使治所就在这里,本来就是防长城外的胡人的,而且,安史之乱时,朔方军保卫唐朝的贡献是数一数二的。
直到宋初,朔方军节度使和归义军节度使都还存在,尤其朔方郡,唐末宋初一直保存完好,人口没什么损失,甚至还打败了来犯的吐蕃。
党项人是跟随李继迁从陕北夏州迁移到朔方和河西走廊的,从迁移来到李元昊称帝也就三十多年,不可能屠杀光也没任何记载说党项人屠杀过境内汉人。
赵匡胤曾经下令迁走所有党项人到内地,也才迁走了四万人,后来李继迁反宋,被宋军俘获了两个部落才三千人。
之后李继迁跑到灵州攻打甘肃,集结所有四十四个党项部族,全民皆兵也才集结了一万三千多人。
按一个部族两千人来算,党项未建立西夏时最多也才十万人左右。
而朔方军在唐朝时就有六万七千人,再加上随军家属及平民,朔方郡人口应该有三十到四十万人。
甘肃的归义军统治下的汉人人口,在唐末时也有一百万。
换而言之,西夏的人口,本就以汉人人口占多,党项在西夏初期仅有十万人左右,就是发展到了现在,其实也就几十万人。
关键,西夏一百年前才从中原王朝的统治下分离出去,因此,就算是其中的党项人其汉化程度也比其他胡人高出很多。
关键的关键——
西夏自李元昊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着“蕃礼”与“汉礼”之争。
毅宗、惠宗两朝经常反复。
到李乾顺时期,“蕃礼”与“汉礼”之争斗得更加激烈。
而李乾顺对高度发展的儒家文化与汉族文明十分倾慕,因此他决定在西夏大力提倡汉文化,以改变西夏的落后风气。
所以,李乾顺掌权没多久,就借御史中丞薛元礼之口倡导儒学,在薛元礼的上疏中称:“士人之行,莫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