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势已成(4/5)
常这样的上户(也就是官僚地主和恶霸地主)占有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和土地,而穷人起早贪黑终年劳苦,到头来不仅一分钱剩不下,还因为总有纳不完的苛捐杂税积累了他们永远也还不清的债,就好像掉进了泥潭,越陷越深,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更有甚者,妻女被诸如方有常一样的债主强占,他们本人还得沦为这些债主的私属随便债主打骂买卖,实在看不到活路。
又因为宋徽宗赵佶骄奢淫逸,酷爱花石。
之前的宰相蔡京,为了讨好赵佶,便买东南地区的花石进呈。
后来,由于赵佶信奉道士所说的,想要在东京汴梁城建一座万岁山,花石进呈的规模越来越大,蔡京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便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索求奇花异石等物,运往东京汴梁城。
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东南到东京汴梁城,沿淮河﹑汴河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而称花石纲。
王黼接替蔡京主政了之后,变本加厉,殊方异物,铅松怪石,珍禽奇兽,美镠和宝,明珠大贝,通犀琴瑟,绝域之异全都搜刮,其扰又甚于花石。
而以朱冲、朱勔父子为首的应奉局官吏,听说哪个老百姓家有石块、花木比较精巧别致或者有其它珍惜宝物,就带了兵士闯进那家,用黄封条一贴,就算是进贡给赵佶的东西,要百姓认真保管。如果有半点损坏,就要被派个“大不敬”的罪名,轻的罚款,重的抓进监牢。有的人家被征的花木、石块高大,搬运起来不方便,兵士们就把那家的房子拆掉,墙壁毁了。那些差官、兵士还乘机敲诈勒索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闹得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卖儿卖女,到处逃难。
还有,凡是应奉局看中的花木、石块,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绝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计民力千方百计的搬运出来。
另外,运送花石的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还要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
花石纲之扰,波及两淮和长江以南等广大地区,而以两浙地区为最甚。
这种沉重的负担最终全都转嫁到了民众身上,尤其是靠出卖劳动力度日的赤贫者身上,使他们苦不堪言。
而且,北宋王朝向来对那些闹得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