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武林广场踢蛋的陈老师(2/4)
道:“难道你是打算给家里人带点服装回去?”
“你怎么看出来的?”
“那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一般都是好难得来一趟,出差到省城,总要带点东西回去的。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啊,你带这种服装回去,还不如卖点丝巾啥的,那东西价格不贵,还有纪念价值。关键是临州丝绸龙井茶,这都是有名的东西。”
“你的建议倒是不错,看来还得是女人了解女人啊。”
本来徐山就是想看看,现在被曹玲这么一说,倒也想给龙水的朋友跟家人们带一点手信。
估计这个年代的人们,都是这样做的,自己也不能露了怯,搞什么特殊化。
事实上后世的许多人,出去旅行也会带手信之类的东西回来,买一大堆纪念品,回来送人。
但是由于后世商业过于发达,去旅游景点买到的东西,全都是金乌生产的小商品,相当于你跑大老远去买回来一堆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的商品,那就失去意义了。
更何况这些小商品同质化严重,无论你到哪里去买,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根本证明不了你去过那里。
再加上现在出门方便,大家都可以亲自去景点旅游,这种带手信的风俗,也渐渐就淡了。
这年头可是不同的,各地卖各地的东西,你不到那里去,就很难买到地产的东西。
其实徐山更喜欢这种感觉,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感觉,而不是坐在家里打开电脑,哪里不会点哪里,所有人都变成了一个人,所有的生活都变成了一样的生活。
从一家特产店里买了好些块丝绸手巾之后,徐山一路闲逛,便来到了人民广场。
这地方,现在还叫人民广场,等到后来便成了武林广场。
据说这里之所以改名叫做武林广场,是因为这里老有人约架,在这里江湖事江湖了。
当然了这就是一种有趣的歪说,临州古时候叫武林,这里叫做武林广场也很正常。
这会儿在这里闲逛的人也有不少,算是遛弯的,跳操的,练功的,不一而足。八十年代初,气功热已经初显苗头了,因此有许多不同自创功法的人们,在那里或者是四肢爬行,或者是用背撞树,或者对着一棵大树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