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太空里的新型小区(3/3)
不过,他也充分理解。
当你有了一项最新成果,可以选择在主场发布,也可以选择客场发布,而主场的时间与客场只相隔半个月都不到,正常人都会选择在主场再发布吧。
看起来,nasa已经实现了万吨推力重型运载火箭原型的开发,并且开始进行可控核聚变发动机试车。
如果测试数据支持他们往下一步走,压力就来到了欧盟和中国这边。
毕竟,火箭的推力如果足够了,而复合材料跟不上,或者运送货物的重量达不到,不足以发挥火箭全部的推力潜能,那就不是火箭的问题了。
就好像,一台性能无敌的电机也无法全速驱动一辆纸糊的汽车前进,速度稍微快一点,纸本身就破了。
而如果它能推动500斤的货物往前走,你却只有300斤的货物,剩余200斤的潜力就浪费掉了。
这正是邓爱伦乐意看到的。
没有这样的良性竞争,技术怎么进步呢?
参加了一会儿讨论,给内特和会场上的人不少鼓励之后,邓爱伦离开这间会议室,来到隔壁。
方锦泽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言。
“大家可以简单地理解,我们现在马上要开始生产的就是我们人类未来的太空城,第一期工程将部署在环火星轨道之上,与我们火星上的基建舱遥相辉映。人类的文明一定会延续,会在宇宙中延续,月球与火星只是我们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将住在太空里的新型小区,感受与今天无异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