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丰收(3/4)
,集中焚烧尸体,并且施粥——插筷不倒的糙米粥。
一时间,灾民都往安郡王所在的城池涌去。
安郡王的声名一时无两。
但岑明澈不急。
他在等。
消毒用的是石灰,插筷不倒的糙米粥都是实打实的量市场。
岑明澈在等,安郡王能坚持多久。
而且,安郡王不知道,是会有人冒领灾粮的。
也就是说,会有很多不那么困难的人,为了省下家里的一口吃的,去领给灾民发的粮食。
这样,粮食的消耗量,成倍增长。
别说康郡王只是有个兵部尚书的母家了,就算整个户部和兵部都听他安排,也调不出这么多钱和粮食。
没过两个月,传来消息——兵部押送到灾区的救灾粮草被劫了。
早就说过了,领救灾粮的可不只是吃不饱的灾民。
还有想借机起事、浑水摸鱼的乱党。
把灾民都喂饱了,里面的青壮就不老实了。
这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不流行以工代赈的原因。
把这些人喂饱了,就容易生变。
安郡王啊,真是读书读傻了。
乱了,都乱了。
户部已经筹措不出下一批粮草了。
而康郡王之前的举措将灾民都聚集在了一起,又将他们喂得太饱了。还有拿着劫到的救灾粮煽风点火的乱党。
这可真是“冥”场面啊。
安郡王被灾民,不,乱民围困城中,向朝廷求援。
岑明澈得知此时后,一个人喝了一夜的酒。
高兴的。
果然,一切都不出他的意料。
接下来出头的就应该是康郡王了。
不过,现在想发兵也没那么容易。
因为没粮食。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啊。
没粮食,啥都动不了。
时间就在这样的焦灼中到了九月。
岑明澈的庄子该收获了。
他的孩子也快出生了。
玉米地一片金色,农户们掰着玉米棒子,身后的竹筐里装了一筐又一筐,农妇们守着筐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