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来投奔的良才(2/3)
何贤名,这里的书院如何急缺他们这样真正饱读诗书的人才云云。
青叶支流被说动了,再一碰头确定彼此都有意向去太阖州看看,便结伴而来了。
没曾想正好碰上百日宴,且是外头这与民同乐的万人长桌宴就已经把二人震惊,再仔细一问,老百姓这是真真为觞王高兴,而不是为了薅觞王羊毛而假装高兴。
他们更有信心了。
不过他们是对太阖州有信心,而非觞王。ap
毕竟他们也不是什么大人物,虽然有崔秀力荐,但觞王若看不上崔秀再力荐也无济于事啊。
谁知觞王却真的接纳了他们,甚至还立刻安排了上座。
这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过的待遇,兄弟俩都有些激动,看向崔秀的眼神充满了感激。
崔秀淡定地冲他们点头,心道现在你们就激动了,等看到书院只怕你们会激动得晕厥过去。
两位文人来了没多久,又陆续来了三个陌生的外乡人。
不过这三名外乡人,全都是行商的。
他们的消息与嗅觉比较灵通,这段日子太阖州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口中,先是太阖州拔除旧党,接着是太阖州荡平土匪,再后来太阖州的牛羊无声无息的席卷大楚。
作为四方游走的商人,很快就嗅到了太阖州的商机,于是乎大着胆子来了。
事实上他们已经来了好几天,这些
天到处转悠,对这座充满了繁华的主城那叫一个喜欢,甚至有种要举家搬迁过来的冲动。
没办法,这里有医庐,有书院,有码头,还有足够粮食、牛羊,最重要的是这里还有条充满繁华与生机的集市,更更珍贵的是觞王贤名,人人对他与王妃赞不绝口。
尽管商人富裕,可是社会地位并不高,遇上酷吏贪官把持的州县,也只能摇头兴叹。
像萧九兮这样的「明君」显然才是他们的追求。
相较于文人的投诚,说实话商贾投诚无疑更让萧九兮震惊。
没别的,他这半年多才抄了三个大商贾的家,没收了他们的恒产,他以为这辈子都没商人敢踏足太阖州了。
谁知竟然有商贾,而且不止一个,他们来之前都打听清楚了吗?确定知道太阖州四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