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们是燃料(2/3)
钱读书还要感恩戴德,小心翼翼,这一切都是因为花灯。
“帮我拿着下。”
青年喊了沈丁两次沈丁才听清,面前是已经做好的花灯雏形,因为场地有限,也没有椅子,青年只能让沈丁作依托。
“哦,好。
沈丁回神接过骨架,青年熟练地将裁好的纸糊上,他的手法轻盈适当,所到之处均匀平整,纸张和骨架贴合后除了光影,根本看不出一点痕迹。
九月的伦敦吹着夏末的柔风,纸张和竹子混合的气味飘进沈丁的鼻尖,是家的味道。
沈丁手上拿着的就是荷花灯的筋骨,但它最关键的最传神的部分在于花瓣。
小时候家里院子中还有染缸,母亲将白色的拷贝纸剪成豆腐块的大小,那不是一张两张,根据荷花灯的大小几百张或者一千张都有。
将纸张浸泡在腌料水的染缸中,等待纸片形成深浅渐变的效果,形成什么样的效果每家都有各自的门道。
花瓣泡上颜色后的晾干,晾干不能求快,晒干不行,只能阴干。
这过程湿度小的日子都得快一天,遇上黄梅天,那得好几天。
纸张完全干透之后,还要压模,用细线在纸张上压出一道道均匀整齐的脉络。
沈丁童年总是压不好,静不下心,急于求成。
花瓣和叶子做好筋络后,得选上十张叠起绕在木棍上,用铜丝圈圈缠绕。
铜丝缠绕也有讲究,要均匀,这决定花瓣和纹路和美观。待花瓣缠绕后,需要手艺人轻轻将压模后紧实的花瓣吹出,这一步骤无法用机器替代,只能熟能生巧。
当花瓣形成后,再掏出铜丝去缠住花瓣纸的一边,制作尖头。手中“开”出一朵小小的花瓣缠好铜线后,再剪去线头,栩栩如生的一片花瓣便诞生了。
这些步骤面前的青年都省略了,他包里拿出的材料里有已经做好的花瓣和树叶,用浆糊将花瓣涂抹,花瓣顷刻间变得立体,甚至出现了半浮雕的效果。
接着他用胶水将它们依次粘贴在沈丁手里的花灯基础上。
一圈一圈,大约贴了三十片,众人的感叹声中,青年给底圈粘上荷叶后,给中心装上捏好的花头和莲蓬。
在摊主的苦恼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