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 115 章 非要众叛亲离(3/5)
,我在这里先睡一会儿,等天亮了,再让司机送我回去。”
“学明,我可能真的会撑不下去。”刘襄年跟冯学明说。
冯学明看着身形佝偻的外公,没有回答,转身上了楼梯,躺在了床上,辗转反侧。
他逼着外公给了外婆名分,他支持他妈离开他爸,其实自己一直希望家人能好好的,也希望外公能好好的。
樊琪下楼吃早饭,舅舅舅妈起得早,舅舅能走动了,所以老夫妻俩这个时候在院子里走走。
舅妈拿了订阅的报纸进来,她知道小夫妻俩吃早饭要看报。
樊琪翻开报纸看,头版头条还是唐楼倒
塌事件,文章里写倒塌的楼用的石屎(混凝土)是粉白色的,而正常的石屎是灰色的,所以不仅仅是说用海水搅拌混凝土导致的氯离子腐蚀钢筋,建筑用料也都在偷工减料。
她看见下面有另外一篇文章在详细介绍当年的“咸水楼”事件。
咸水楼昨天晚上陈至谦就给她提了一嘴,后来他去书房跟美国那边打电话,她也就没问下去,现在看了详细报道,才知道这么离谱,樊琪越看越气:“那些黑心商人为了赚钱良心都喂狗了。”
陈至谦说:“在那个时候,行业内基本都这样,谁建质量好的楼,就会因为成本问题,拿不到项目,所以标准的劣币驱逐良币。不生气了,我不是告诉过你,接下去港督会要求彻查吗?经过这次彻底查清之后,以后整个行业质量都会提高,更何况接下去是港城房地产的黄金十年,房地产商也从原来的大大小小林立,变成大企业独揽生意,小企业消失。至少有个好处,楼盘质量会高。”
“这种害人的黑心商人,真的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天禾也承建了部分公屋。”陈至谦说。
想到陈至谦之前说过刘襄年上辈子是八八年才找到他的,那个时候刘襄年还是大富豪,可见这次的清查对他影响不大。樊琪问:“天禾房屋质量很好?”
“怎么可能?刘襄年是在日据时期可以高价倒卖粮食的人。你认为他为什么要良心发现,在那个年代做亏本的买卖?”陈至谦跟她说。
樊琪不解:“可你也说你上辈子,刘襄年并没有受到影响,毕竟上辈子他八八年才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