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捡漏宝藏(2/5)
不是盐,是芒硝,熬盐之后留下的芒硝,这东西一般用来熟皮子用的,也可以提炼为药,但在盐井寨,芒硝太多了,遍地都是,根本不值钱。”盐吏道。
怀玉等随着盐吏进入残破的寨子里,寨中本来有一座盐神公公庙,里面供奉的盐神据说乃是大禹。
为何把大禹供为盐神,盐吏也不知道,但他知道在成州的盐官寨,还供着一位盐神婆婆。
如今盐神公公的庙残破,里面的盐神像也毁了。
“盐神公公定是去成州盐官寨会盐神婆婆了,”盐吏告诉怀玉他们,盐井寨立庙供着盐神公公,这样盐井才会卤水长有。大家平时把盐神庙拿锁链锁起来,每年仅有四月初的时候,打开庙门。
“为何?”
“因为盐神庙不锁起来,盐神公公就会跑去盐官寨会盐神婆婆,盐神公公一走,盐井就不出卤水了,熬不成盐,所以必须得留住盐神公公,每年仅四月的时候让他们相会。”
现在突厥人毁了盐神庙,放跑了盐神公公,所以盐井都不出卤水了。
盐吏带着怀玉他们来到上井。
“这是秦代时留下的盐井了,卤水最好,五十斤卤水可熬出十五斤盐,而下盐井的,五十斤卤水只能熬出十斤盐。
这口井乃是一口盐泉,口方三尺三,深四丈六。下井在这旁边不远,大小深浅都相似。”
“小井隔一条盐河,原来上面修有一条盐桥相通,但如今也被烧毁了。”
隋朝恢复鄣盐生产后,因大隋不设盐禁不加盐税不专卖,使的鄣盐产业兴盛,这里工商活跃,成为西北最大的井盐场之一。
大唐立国后,也在这里设立了官盐场,但民间盐场仍占大多数,煮盐坊百余座,无数灶户、烧手,还有无数的柴客专供柴草,也引来无数盐贩和马帮。
可现在这里,仅剩下一片废墟。
连盐神公公都跑了,盐井里都不出卤水了。
灶户和烧手也没剩下几个,柴客、盐商、马帮等都不见了踪影。
鄣县的盐井以前先天条件好,主要是因为这里正好是处在一个干涸的内陆盐湖上,有活盐泉取之不竭。
卢怀让转了一圈,特意从三口盐井取了水上来,尝了后皱眉,泼在地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